第一章

-

十月的上海,秋意正濃。

世紀公園的銀杏樹披上了金黃色的外衣,落葉隨風飄舞,像是一場金色的雪。劉賢站在公園的小徑上,鬆了鬆深藍色領帶,深深吸了一口帶著桂花香的空氣。這是他難得的休息日,作為浦東新區一家知名基金公司的金融分析師,他很少有這樣的閒暇時光。

劉賢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學係,憑藉出色的數據分析能力在上海金融圈站穩了腳跟。他習慣用數字和邏輯思考問題,生活規律得像他電腦裡的Excel表格。但此刻,他卻被不遠處一個身影吸引——一個穿著米色風衣的年輕女子正蹲在銀杏樹下,專注地用單反相機捕捉落葉飄落的瞬間。

她的齊肩黑髮被微風輕輕拂動,側臉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柔和。劉賢不由自主地走近了幾步,看著她一次次按下快門,眉頭微蹙,似乎對拍攝效果不太滿意。

需要幫忙嗎劉賢聽到自己開口,聲音比他想象的要柔和。

女子抬起頭,劉賢看到了一雙明亮的眼睛,像是含著整個秋天的陽光。啊,謝謝,我隻是想拍一張落葉飄到書頁上的照片,但總是差那麼一點。她合上手中的精裝書,劉賢瞥見封麵上寫著《秋日私語》。

我可以幫你拿書,你來拍照。劉賢提議道,伸出手。

她猶豫了一秒,然後微笑著把書遞給他。我叫張丹丹,是《都市文學》的編輯。

劉賢,在浦東基金工作。他接過書,感受到書頁間淡淡的墨香,這本書是你們雜誌社出版的

是的,我是責任編輯。張丹丹調整著相機,你能把書翻到第56頁嗎那裡有一首關於秋天的詩,我想讓落葉剛好落在詩句上。

劉賢照做了,他注意到書頁邊緣有些細微的鉛筆標記,想必是張丹丹工作時留下的。他半蹲著,將書平舉在銀杏樹下,看著張丹丹後退幾步,鏡頭對準書頁。

再往左一點...好,保持住。張丹丹的聲音輕柔卻專注,等下一陣風來...

一片金黃的銀杏葉旋轉著落下,恰好落在書頁上那句秋葉如信,寄我相思旁邊。快門聲響起,張丹丹臉上綻放出滿足的笑容。

完美!她小跑過來檢視照片,劉賢也湊近看相機螢幕。他們的肩膀輕輕相碰,劉賢聞到她發間淡淡的茉莉花香。

你經常來這裡拍照嗎劉賢問道,把書還給她。

嗯,我負責雜誌的'城市印象'欄目,喜歡記錄上海四季的變化。張丹丹收起相機,尤其是秋天,世紀公園的銀杏大道最美了。

我第一次來,平時工作太忙。劉賢坦言,今天也是被同事硬拉出來散步的。

張丹丹笑了:金融精英也需要放鬆啊。你知道嗎研究表明,接觸自然能提高20%的工作效率。

不愧是編輯,張口就是數據。劉賢也笑了,不過這個數據我倒是第一次聽說。

他們沿著銀杏大道並肩走著,聊著上海的變化、喜歡的書籍和音樂。劉賢驚訝地發現,這個文藝編輯對金融知識也有一定瞭解;而張丹丹則被劉賢對古典文學的見解所吸引——他大學時曾是詩詞社的成員。

真冇想到,數學係的高材生還懂這麼多文學。張丹丹在一棵特彆高大的銀杏樹下停住腳步。

理性與感性並不衝突。劉賢看著陽光透過樹葉在她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就像數字和文字,都是理解世界的語言。

張丹丹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然後從包裡拿出一張名片遞給他:下週我們雜誌社有個文學沙龍,如果你有興趣...

我很樂意。劉賢接過名片,指尖不小心碰到了她的手,兩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分彆時,劉賢看著張丹丹的背影消失在金色的銀杏葉中,心裡湧起一種久違的感覺——像是解出了一道複雜的方程,又像是讀到了一首動人的詩。

接下來的兩週,劉賢和張丹丹的約會穿梭在上海的不同麵貌中。他們去過浦東高樓林立的金融區,也漫步過法租界的老洋房;在陸家嘴的高級餐廳用過餐,也在城隍廟的小攤前排隊買過生煎包。

一個週末的下午,他們坐在田子坊的一家小咖啡館裡。張丹丹正在校對新一期的雜誌稿件,劉賢則處理著手機裡的工作郵件。

你知道嗎張丹丹突然抬頭,我們就像生活在兩個平行的上海。

劉賢放下手機:怎麼說

你每天麵對的是數字、圖表和全球經濟走勢;我整天和文字、插畫和排版打交道。她攪動著咖啡,你的世界是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的,而我的世界充滿了模糊的隱喻和情感。

劉賢思考了一下:但我們都在這座城市裡尋找美和意義,隻是方式不同。他拿出手機,給她看自己昨晚拍的外灘夜景,看,我這個'數字人'也開始用你的方式記錄上海了。

張丹丹驚喜地看著照片:構圖很好啊!你真有天賦。

是老師教得好。劉賢微笑,對了,下週三是你生日對吧

張丹丹驚訝地睜大眼睛:你怎麼知道我冇告訴過你啊。

你名片上有你的郵箱,郵箱前綴是你的名字加生日數字。劉賢有些得意地笑了,職業病,習慣分析各種數據。

天哪,金融分析師太可怕了。張丹丹假裝害怕地抱緊自己,但眼裡滿是笑意,所以,你要送我什麼禮物一本精裝版《金融市場分析》

秘密。劉賢神秘地眨眨眼,保證讓你意想不到。

生日那天,張丹丹下班回到自己在靜安區的小公寓時,發現門口放著一個精緻的禮盒。打開後,她驚訝地發現是一本1930年代出版的《新月集》珍本,泰戈爾詩歌的中文初譯本,封麵上還有當年著名畫家的親筆簽名。

翻開扉頁,她看到了劉賢工整的字跡:

致丹丹:

數字無法計算遇見你的概率,

公式不能推導思唸的軌跡。

但我知道,

從世紀公園的那片銀杏葉開始,

我的演算法裡多了一個不可解的變量。

生日快樂。

劉賢

張丹丹捧著書,感到心跳加速。這個平時理性剋製的男人,竟為她寫了詩。她立刻撥通了劉賢的電話,卻聽到他壓低的聲音:丹丹,抱歉,我在開會,晚點回你。

電話匆匆掛斷,張丹丹的熱情被澆了一盆冷水。她歎了口氣,把書小心地放在書架上最顯眼的位置。

接下來的日子,劉賢的工作越來越忙。全球經濟形勢波動,他所在的基金公司麵臨巨大壓力。約會一次次被取消,電話常常無人接聽。張丹丹理解他的工作性質,但心裡難免失落。

一個陰雨的週五傍晚,張丹丹在雜誌社加班。同事小林神秘兮兮地走過來:丹丹,你和那個金融帥哥還好嗎

還行吧,他最近特彆忙。張丹丹頭也不抬地校對著稿子。

我朋友在陸家嘴一家餐廳工作,說昨晚看到他和一個美女共進晚餐,很親密的樣子...小林欲言又止。

張丹丹的手指停在鍵盤上:可能是客戶或同事吧。

朋友拍了照片...小林拿出手機,你看...

照片上,劉賢和一個穿著時尚的年輕女子坐在靠窗位置,女子正笑著把手搭在劉賢手臂上。雖然畫素不高,但劉賢的側臉清晰可辨。

這是誰張丹丹聽到自己的聲音異常平靜。

聽說是他前女友,叫林薇,好像是什麼投行的。小林同情地看著她,我本來不想告訴你的,但...

謝謝。張丹丹把手機還給她,我該走了。

雨中的上海霓虹閃爍,張丹丹冇有打傘,任憑雨水打濕她的頭髮和衣服。她想起劉賢送她的那本珍貴詩集,想起他寫的詩句,想起他說我的演算法裡多了一個不可解的變量——現在看來,那個變量恐怕是他的前女友。

回到家,張丹丹拿出一個紙箱,開始收拾劉賢送給她的所有東西:那本《新月集》、一條他出差時買的絲巾、一個精緻的書簽、幾張他們一起看電影的票根...每一樣東西都勾起一段回憶。最後,她拿起手機,給劉賢發了一條訊息:

我們結束吧。你送我的東西我會快遞給你。祝你和林薇幸福。

發完訊息,她關掉手機,蜷縮在沙發上,任憑淚水流下。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像是要把整個上海淹冇。

第二天一早,門鈴響了。張丹丹紅腫著眼睛打開門,看到渾身濕透的劉賢站在門口,手裡拿著一個厚厚的筆記本。

可以給我五分鐘解釋嗎他的聲音沙啞,眼睛裡佈滿血絲。

張丹丹想關門,但看到他狼狽的樣子又心軟了:進來吧。

劉賢進屋後,把筆記本遞給她:先看看這個,然後我再解釋。

張丹丹翻開筆記本,發現裡麵詳細記錄了他們從相識到現在的每一次見麵:日期、地點、天氣、對話片段,還有劉賢的感受。最新的一頁寫著:

11月15日,陰雨。林薇突然找我,說想複合。我明確拒絕了,但她堅持要談。晚餐時她故意做出親密舉動,我立刻製止並離開。擔心丹丹知道會誤會,但工作緊急會議無法聯絡她。明天必須解釋清楚。

再往前翻,幾乎每一頁都寫滿了類似的記錄。張丹丹看到在她生日那天,劉賢寫道:買了《新月集》珍本,寫了詩給她。希望她能感受到我的心意。可惜臨時被叫回公司處理危機,冇能親自送給她。

這是...張丹丹抬起頭,聲音顫抖。

我的'情感日誌'。劉賢苦笑,作為數學係畢業的人,我不擅長表達感情,所以用這種方式記錄和梳理。林薇確實是我前女友,但我們分手兩年了。她聽說我有了新戀情,故意來搗亂。

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張丹丹問。

我怕你擔心。劉賢走近一步,丹丹,我承認我工作太忙,忽略了你。但請你相信,從我們在銀杏樹下相遇的那一刻起,我的世界裡就隻有你。

張丹丹看著眼前這個一向理性的男人此刻感性的一麵,心中的堅冰開始融化。她拿起那本《新月集》,翻到扉頁:這個'不可解的變量',是指林薇嗎

不,劉賢搖頭,輕輕擦去她臉上的淚水,是指愛情本身。我用儘所有公式和演算法,也無法解釋為什麼見到你的第一眼,就知道你是我要找的人。

張丹丹破涕為笑:這麼會說情話,真的是劉賢嗎

隻對你一個人。他把她拉入懷中,原諒我好嗎我已經申請調到一個相對輕鬆的崗位,以後會有更多時間陪你。

那你的職業發展...

比起事業,我更怕失去你。劉賢捧起她的臉,你知道嗎在數學中,有一種叫做'美麗定理'的東西,它們簡潔優雅卻能解釋複雜現象。對我來說,你就是我的美麗定理。

張丹丹靠在他胸前,聽著他有力的心跳:那我們算是和解了

不僅如此,劉賢從口袋裡掏出兩張機票,下個月,我想帶你去杭州,看看我的母校,走過我讀書時常去的地方。然後我們可以去西湖,聽說那裡的秋天也很美。

就像世紀公園的銀杏一樣美

比那更美。劉賢吻了吻她的額頭,因為這次有你在。

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停了,一縷陽光透過雲層,照在那本攤開的《新月集》上,詩句在光線下熠熠生輝: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張丹丹想,或許愛情也是如此——經曆過誤會和痛苦,才能唱出更動人的歌謠。在上海這座繁華都市裡,她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那首詩歌,而劉賢,就是寫下這首詩的人。

浦東機場的出發大廳永遠人聲鼎沸。張丹丹攥著飛往倫敦的登機牌,感覺手心全是汗。劉賢站在她身邊,一隻手拉著她的行李箱,另一隻手緊緊握著她的手,好像這樣就能阻止時間流逝。

到了那邊記得給我發訊息。劉賢的聲音比平時低沉,哪怕隻是報個平安。

張丹丹點點頭,喉嚨發緊。三個月前,當她收到倫敦大學出版專業的錄取通知時,欣喜若狂。這是她夢寐以求的機會,意味著職業生涯的重大飛躍。但隨之而來的是與劉賢分離的現實——他剛被提升為基金公司最年輕的總監,不可能拋下一切跟她去英國。

一年很快就過去了。她曾這樣安慰他,也安慰自己,現在視頻通話這麼方便,我們還能天天見麵。

劉賢當時冇說話,隻是把她摟得更緊。現在站在機場,離登機隻剩半小時,那些樂觀的話都顯得蒼白無力。

我會每天給你寫信,劉賢突然說,就像我們剛認識時那樣。

張丹丹想起那本記錄了他們點點滴滴的筆記本,鼻子一酸。她轉身抱住劉賢,把臉埋在他肩頭,聞著他身上熟悉的淡淡鬆木香。我也會的。等我回來,我們就結婚好不好

她能感覺到劉賢的身體僵了一下,然後他捧起她的臉,眼睛亮得驚人:這是求婚嗎,張編輯

是承諾。她踮起腳尖吻他,等我回來。

登機廣播響起,最後的告彆時刻到了。劉賢把一個小盒子塞進她手裡:上了飛機再打開。

當飛機衝上雲霄,張丹丹打開那個絲絨小盒,裡麵是一枚銀杏葉形狀的銀質書簽,葉柄處鑲嵌著一顆小小的鑽石。盒底壓著一張紙條:無論飄到哪裡,記得歸根。——愛你的賢

她望著窗外逐漸變小的上海,淚水模糊了視線。

最初的日子比想象中艱難,但也比預期甜蜜。十二小時的時差讓他們的通話時間變得奢侈,但劉賢堅持每天至少一通視頻電話。張丹丹會在倫敦的清晨,睡眼惺忪地接起電話,看著螢幕那端剛下班還穿著西裝的劉賢;而劉賢則常常在深夜的辦公室裡,一邊處理檔案一邊聽她講述課堂上的趣事。

今天教授講了一個笑話,關於編輯和作家的...張丹丹的聲音因為信號不佳而斷斷續續。

什麼我冇聽清。劉賢湊近螢幕,他的背景是公司空蕩蕩的辦公區,隻有電腦螢幕的光映在他疲憊卻溫柔的臉上。

算了,等你來倫敦我當麵講給你聽。她看著窗外陰沉的天空,我好想你。

我也想你。劉賢輕聲說,對了,我找到一家很棒的中餐館,等你回來我們一起去。

這樣的對話持續了三個月,直到劉賢的工作進入關鍵階段,而張丹丹的課業也越來越繁重。視頻通話從每天一次變成三天一次,再到一週一次。郵件和訊息也漸漸簡短,有時隻是今天很忙,晚點聊或者剛開完會,想你。

聖誕假期,張丹丹原本計劃回上海,卻因為一個重要課題不得不留在倫敦。劉賢本來說要飛來看她,卻在出發前一天臨時取消——公司一個重要客戶出了問題。

那天晚上,張丹丹獨自走在倫敦街頭,看著櫥窗裡的聖誕裝飾和成雙成對的行人,第一次感到孤獨像潮水般湧來。她給劉賢發訊息:我們這樣,真的能堅持到我畢業嗎

劉賢的回覆直到第二天纔來:丹丹,我不想成為你追求夢想的阻礙。如果你需要專注學業...

她冇有立即回覆,而是盯著那條訊息看了很久。最終她寫道:也許我們需要暫停一下。不是不愛你,隻是現在這樣對彼此都不公平。

劉賢的回覆很快:我明白。我會等你,無論多久。

但等待在現實麵前總是顯得脆弱。第二年春天,張丹丹在同學聚會上認識了一位英國出版社的編輯,對方對她表現出明顯好感。那天晚上,她鬼使神差地撥通了劉賢的電話,卻聽到一個女聲說劉總監在開會。

雖然事後劉賢解釋那是新來的助理,但裂痕已經產生。五月的一天,他們進行了一次長談,最終決定和平分手。

不是不愛了,劉賢在視頻裡看起來憔悴了許多,隻是愛在時差和距離麵前太無力了。

張丹丹抹去眼淚:我知道。謝謝你讓我飛。

掛斷電話後,她取出那枚銀杏書簽,輕輕摩挲著葉麵上的紋路。窗外,倫敦的雨下個不停。

時間是最好的療傷師,也是最殘酷的推進器。張丹丹以優異成績畢業,順利進入一家知名出版社工作;而劉賢則在金融風暴中離開了基金公司,轉行做了一名數據分析師。他們偶爾會在朋友圈看到對方的動態——張丹丹去了愛丁堡書展,劉賢爬了黃山;張丹丹搬了新公寓,劉賢養了一隻貓。但兩人再冇有私下聯絡,就像兩條曾經相交又各自遠去的線。

三年後的一個夏日,張丹丹作為出版社代表到重慶參加全國書展。活動結束後,當地編輯推薦她去洪崖洞逛逛:那裡有家很棒的小書店,你一定會喜歡。

傍晚時分,張丹丹漫步在洪崖洞錯綜複雜的階梯和小巷中,被山城獨特的立體景觀所震撼。轉過一個拐角,她看到一家名為一葉知秋的書店,櫥窗裡擺著幾本裝幀精美的文學選集。推門進去,風鈴清脆作響,書店裡瀰漫著咖啡和紙張的香氣。

有什麼可以幫您...一個熟悉的聲音從書架後傳來,然後戛然而止。

張丹丹如遭雷擊般定在原地。從書架後走出的,是三年未見的劉賢。他比記憶中瘦了些,頭髮也短了,穿著簡單的白襯衫和牛仔褲,手裡還拿著幾本待上架的新書。看到她的瞬間,他的眼睛瞪大了,嘴唇微微顫抖。

丹丹他輕聲喚道,彷彿害怕這是個幻覺。

劉賢...她的聲音卡在喉嚨裡,你...你怎麼在重慶

我去年搬來的。劉賢放下書,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書架邊緣,和朋友合夥開了這家書店。你...還好嗎

我很好。張丹丹機械地回答,大腦一片空白,來參加書展。

沉默在兩人之間蔓延,書店裡隻有老式唱片機播放的爵士樂在輕輕流淌。三年時光,一千多個日夜,此刻卻不知從何說起。

要喝杯茶嗎劉賢終於打破沉默,隔壁有家不錯的茶館,可以看到江景。

張丹丹點點頭:好。

他們坐在臨江的茶館裡,夕陽把嘉陵江染成金色。劉賢給她點了菊花茶——他還記得她不喜歡喝咖啡因太強的飲料。

倫敦怎麼樣他問。

多雨,但很美。她捧著茶杯,你離開金融行業了

嗯,發現自己還是更喜歡和書打交道。劉賢微笑,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麵嗎你說我的世界是數字,你的世界是文字。現在我的世界也變成文字了。

張丹丹看著眼前這個曾經西裝革履的金融精英,現在穿著休閒裝開著小書店,心裡湧起一種奇妙的感覺。你變了很多,又好像一點冇變。

你也是。劉賢的目光溫柔地落在她臉上,還是喜歡把頭髮彆在耳後,還是會在思考時咬下唇。

這樣細微的觀察讓張丹丹心頭一顫。三年過去,他竟然還記得這些小習慣。

書店生意好嗎她轉移話題。

剛起步,但還不錯。劉賢的眼睛亮起來,其實我們正在籌備一個活動,邀請作家來朗讀作品。如果你有時間...

我明天就要回上海了。她脫口而出,然後看到劉賢眼中的光芒暗淡了些。

哦,當然,你肯定很忙。他低頭喝茶,隻是想著如果你有興趣...

不過...張丹丹猶豫了一下,書展還有後續活動,我可以多留兩天。

劉賢猛地抬頭,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真的那太好了!活動在後天晚上。

他們又聊了些近況,小心避開感情話題。夜幕降臨,江對岸的燈光漸次亮起,宛如星辰倒映在水中。

我送你回酒店吧。結賬時劉賢提議。

走在山城的階梯上,兩人之間的距離時而近時而遠。在一個陡峭的拐角處,劉賢自然而然地伸出手扶她,就像多年前在世紀公園的銀杏樹下那樣。他們的手指短暫相觸,又各自縮回。

你還留著那枚書簽嗎他突然問。

張丹丹的心跳漏了一拍:當然,它現在彆在我最喜歡的《秋日私語》裡。

那本書...是我們第一次見麵時你拿的那本

嗯。她輕聲應道,你呢那本筆記...

在書店的保險櫃裡。劉賢微笑,算是鎮店之寶。

酒店門口,他們再次陷入尷尬的沉默。

那...後天見劉賢問。

後天見。張丹丹點頭,然後鼓起勇氣補充,劉賢,很高興再見到你。

劉賢深深看了她一眼,眼中情緒複雜:我也是,丹丹。一直都是。

回到酒店房間,張丹丹從行李箱深處取出那本《秋日私語》,銀杏書簽還夾在第56頁,那句秋葉如信,寄我相思旁邊。她輕輕撫過書頁,彷彿觸摸著那些被時光沖淡卻從未消失的記憶。

窗外,重慶的夜色如詩,江水靜靜流淌。命運給了他們第二次相遇的機會,而這一次,她不想再錯過了。

-

上一章
下一章
目錄
設置
夜間
日間
報錯
章節報錯

點擊彈出菜單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聲
女聲
逍遙
軟萌
開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