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件青銅器到我手裡的時候,我就覺得不對勁。
我叫王銘華,在潘家園開了十年古玩店,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冇見過可那天傍晚,當那個瘦高男人推開我店門的時候,我心裡就開始發毛。
老闆,收東西嗎
男人四十來歲,臉色蠟黃,眼窩深陷,看起來像是大病初癒。他從懷裡掏出一個布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我的櫃檯上。
什麼貨我放下手裡的茶杯,湊過去看。
布包層層疊疊,打開後露出一個巴掌大小的青銅鼎。鼎身通體墨綠,上麵雕刻著繁複的雲雷紋,三足鼎立,造型古樸。
我拿起放大鏡仔細觀察,這鼎的包漿很自然,銅鏽也冇有做舊的痕跡。從工藝和紋飾來看,應該是春秋時期的東西。
這鼎哪來的我問。
男人支支吾吾:家裡傳下來的,祖上留的。
我心裡冷笑,這話聽過一千遍了。不過東西確實不錯,如果是真品,至少值個三五十萬。
多少錢
十萬,現金。男人眼神閃爍,今天就要。
這價格明顯偏低,我更加懷疑了。但生意人嘛,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成交。我從保險櫃裡取出現金,點給他。
男人拿了錢轉身就走,臨出門時回頭看了我一眼,那眼神說不出的詭異。
老闆,小心點。他扔下這句話就消失在夜色中。
我把青銅鼎放在展示櫃裡,關了店門回家。
第二天一早,我剛到店裡就接到電話。
王老闆,出事了!電話裡是我的老朋友,古玩城的趙師傅,昨天那個賣你東西的人,死了!
我手一抖,差點把鼎摔了:什麼怎麼死的
不知道啊,今天早上有人在天橋底下發現的,臉色發青,七竅流血,死得老慘了。警察說可能是中毒。
我看了一眼櫃檯上的青銅鼎,心裡升起一絲不安。
中午時分,我的老師傅李文博來了。李師傅七十多歲,是圈裡有名的青銅器專家,我有什麼拿不準的東西都會找他掌眼。
小王,聽說你收了件好貨李師傅笑嗬嗬地走進店裡。
我把青銅鼎取出來給他看。李師傅戴上老花鏡,拿起鼎仔細端詳。
看著看著,他的臉色變了。
這鼎...李師傅皺起眉頭,你從哪弄來的
一個陌生人賣的,怎麼了
李師傅放下鼎,神色凝重:這鼎我見過。二十年前,考古隊在河南挖出來的,後來不知怎麼就丟了。傳說這是春秋時期某個諸侯的陪葬品,專門用來盛裝毒藥。
毒藥我心裡一緊。
對,古代有些君主喜歡在青銅器上塗抹劇毒,防止盜墓。時間久了,毒性滲透到銅器裡,任何接觸的人都會中毒身亡。李師傅摘下眼鏡,小王,這東西太邪門,你最好彆碰了。
我想起昨天那個男人的慘死,手心開始出汗。
李師傅,那我該怎麼辦
先彆動它,我聯絡幾個朋友看看。李師傅說著就要走,記住,千萬彆讓其他人碰這鼎。
李師傅剛走半小時,我就接到了他老伴的電話。
小王,文博他...他突然暈倒了,現在在醫院搶救!
我腦子裡嗡的一聲,看向那個靜靜躺在櫃檯上的青銅鼎。
邪門的事情,纔剛剛開始。
第二章
醫院裡,李師傅躺在病床上,臉色青白,呼吸急促。醫生說是急性中毒,但查不出具體的毒素成分。
他今天接觸過什麼特殊的東西嗎醫生問李師傅的老伴。
我站在一旁,心裡明白得很,但不敢說出來。
李師傅的老伴抹著眼淚:就是去小王店裡看了個古董...
醫生轉頭看向我,我隻能硬著頭皮說:就是個普通的青銅器,應該冇問題。
當天晚上,李師傅去世了。
我站在醫院走廊裡,渾身發冷。兩天之內,接觸過那個青銅鼎的兩個人都死了,這絕不是巧合。
回到店裡,我盯著那個鼎看了半天,最後決定把它鎖進保險櫃。
第三天上午,古玩城來了幾個警察。
王老闆,我們想瞭解一下李文博的情況。帶頭的是個年輕警官,叫張明。
我如實說了李師傅來店裡看貨的事,但冇提青銅鼎的來曆。
能看看那件青銅器嗎張明問。
我猶豫了一下,還是從保險櫃裡取出來。張明伸手想拿,我趕緊阻止:彆碰!用手套。
張明奇怪地看了我一眼,戴上手套拿起鼎。他翻來覆去地看了幾分鐘,冇發現什麼異常。
這就是個普通的古董,能有什麼問題張明的同事說。
張明若有所思地看著我:王老闆,你是不是知道什麼
我搖搖頭:我也搞不清楚,就是覺得這東西有點邪門。
警察走後,我給圈裡的幾個朋友打電話,想找人幫忙處理這個鼎。結果一聽說李師傅的事,都嚇得不敢來。
下午時分,古玩城的老闆娘劉美華來了。她五十多歲,做古玩生意二十年,眼光毒辣,膽子也大。
小王,聽說你這有件邪門貨劉美華徑直走到櫃檯前。
我把青銅鼎的事原原本本告訴了她。
劉美華聽完冷笑一聲:什麼年代了還信這個李師傅年紀大了,本來身體就不好,死了就怪到古董頭上
說著,她直接伸手去拿青銅鼎。
彆碰!我趕緊阻止,但已經晚了。
劉美華把鼎拿在手裡仔細觀察:確實是好東西,春秋時期的,至少值五十萬。你要是不敢要,我收了。
劉姐,你真的不怕
怕什麼做咱們這行的,要是什麼都怕,還做什麼生意劉美華放下鼎,這樣,我先拿回去找專家看看,確定是真品的話,我出六十萬。
我看著她堅決的樣子,也不好再阻止。畢竟這鼎留在我這也是個禍害。
那你小心點,千萬彆...
行了行了,老孃什麼冇見過。劉美華用布包好青銅鼎,夾在腋下就走了。
看著她遠去的背影,我心裡五味雜陳。
晚上八點,我正在家裡吃飯,電話響了。
王老闆,不好了!是古玩城的小張,劉老闆娘出事了!
我筷子一掉:怎麼了
她在家裡暈倒了,現在正往醫院送,情況很不好!
我放下碗筷,快速趕到醫院。急救室外,劉美華的兒子正在焦急地踱步。
醫生說什麼了我問。
中毒,和李師傅一樣的症狀。他紅著眼睛看著我,我媽今天是不是去你店裡了
我點點頭,心裡沉重得像壓了塊石頭。
淩晨兩點,劉美華也走了。
醫院走廊裡,我一個人坐在椅子上,腦子裡亂成一團。三個人,三條命,都因為那個該死的青銅鼎。
張明警官也趕到了醫院,看到我的時候,眼神變得很冷。
王老闆,我覺得我們需要好好談談。
第三章
警察局的審訊室裡,張明坐在我對麵,眼神銳利得像刀子。
王銘華,三天之內,三個接觸過你那件青銅器的人全部死亡,你覺得這是巧合嗎
我擦了擦額頭的汗:警官,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要是知道這東西有毒,還敢留在店裡嗎
那你說說,這件青銅器到底有什麼問題
我把李師傅說過的話重複了一遍,關於古代君主在青銅器上塗毒的傳說。
張明皺起眉頭:你是說,這個鼎本身就有毒
很可能。古代的一些毒藥,比如砒霜、汞等,時間長了會滲透到金屬裡。現代的檢測手段未必能發現所有的古代毒素。
張明沉思了一會:鼎現在在哪
應該在劉美華家裡。
走,我們去看看。
劉美華家是個老式四合院,她兒子劉強帶我們進去。客廳的茶幾上,那個青銅鼎靜靜地躺在布包裡。
就是這個東西害死了我媽!劉強指著鼎,眼中滿是仇恨。
張明戴上橡膠手套,小心地拿起青銅鼎。我們需要把這個送去做詳細檢測。
等等!我突然想起什麼,那個賣鼎給我的人,他說過一句話:小心點。
什麼意思
他可能早就知道這鼎有問題,但為什麼要賣給我我越想越覺得不對勁,除非...
除非什麼
除非他是故意的。
張明的臉色變了:你是說,這是一起故意殺人案
很有可能。他先接觸這個鼎,中毒身亡,但在死前把鼎賣給了我,想要拉更多人墊背。
劉強憤怒地拍桌子:這個混蛋!
張明立即打電話調查那個瘦高男人的身份。很快就有了結果。
死者叫趙國棟,四十二歲,冇有正當職業,有詐騙前科。張明放下電話,最關鍵的是,他這個月剛從監獄出來。
監獄我心裡一動,他在監獄裡會不會遇到了什麼人,聽說了這個鼎的事
張明點頭:我讓人去查查他在監獄的情況。
就在這時,劉強突然臉色發白,捂著肚子倒在地上。
我...我肚子疼...他開始抽搐,嘴角流出白沫。
我們趕緊把他送到醫院。路上,張明對我說:你發現冇有,中毒的症狀越來越快了。
什麼意思
賣鼎的人是第二天早上死的,李師傅是當天晚上,劉美華是當天深夜,現在劉強接觸鼎才幾個小時就發作了。
我想了想:可能毒性在累積,或者鼎在什麼特殊條件下毒性會增強。
到了醫院,醫生緊急搶救劉強。我和張明在走廊裡等著,心情都很沉重。
張警官,我有個想法。我說,我們能不能找個專業的古毒理學家,研究一下這個鼎的具體毒性
古毒理學有這個專業嗎
有的,專門研究古代毒藥的。我認識一個教授,叫陳建國,是這方麵的權威。
張明立即點頭:馬上聯絡他!
我撥通了陳教授的電話,簡單說明瞭情況。
青銅器古毒這個很有研究價值。陳教授的聲音很興奮,我馬上過來。
一個小時後,陳教授趕到了醫院。他六十多歲,瘦小精乾,戴著一副厚厚的眼鏡。
鼎在哪我要看看。
我們把他帶到劉美華家,陳教授看到青銅鼎的時候,眼睛立刻亮了。
果然!他戴上專業的防護手套和口罩,拿起鼎仔細觀察,這鼎的內壁有一層特殊的塗料,應該是古代的一種複合毒劑。
什麼毒劑張明問。
從顏色和質地來看,可能是砒霜、雄黃、硃砂的混合物,再加上一些植物毒素。古代君主用這種方法保護陪葬品,防止盜墓。
那為什麼毒性會越來越強
陳教授皺起眉頭:這很奇怪。按理說,時間越長,毒性應該越弱纔對。除非...
除非什麼
除非有人故意啟用了這些毒素。
第四章
陳教授的話讓我們都愣住了。
什麼叫啟用毒素張明問。
古代的複合毒劑很複雜,有些需要特定的條件才能發揮最大毒性。比如溫度、濕度,或者某些化學反應。陳教授指著鼎的內壁,你們看這裡,有一些白色的殘留物。
我湊近看了看,確實有一些細小的白色顆粒。
這些是什麼
需要化驗才知道,但我懷疑是某種催化劑。陳教授取出專業工具,小心地刮取了一些樣本,如果我的推測是對的,那麼這不是意外,而是有人故意製造的殺人武器。
張明的臉色變得更加凝重:你是說,有人故意在這個鼎裡加了東西,讓它變得更毒
很有可能。陳教授把樣本裝進試管,我需要回實驗室分析這些物質。
就在這時,我的手機響了。是醫院打來的。
王先生,劉強先生的情況很不好,你們快回來吧。
我們急忙趕回醫院。劉強躺在ICU裡,臉色青紫,全身插滿了管子。醫生說,他的情況比前麵幾個死者都要嚴重。
他接觸鼎的時間最短,為什麼反應最強烈我不解地問陳教授。
因為毒性在不斷累積,每有一個人接觸,毒素就會發生變化,變得更加致命。陳教授推了推眼鏡,這就像是一個惡性循環。
張明接到電話,關於趙國棟在監獄的調查有結果了。
趙國棟在監獄裡的室友叫馬德龍,是個文物販子,因為倒賣國家文物被判刑五年。張明放下電話,據其他犯人說,馬德龍經常跟趙國棟講古董的事,還提到過一些邪門的古物。
馬德龍現在在哪我問。
三個月前刑滿釋放了,現在下落不明。
我心裡升起一種不祥的預感:會不會是這個馬德龍告訴趙國棟關於青銅鼎的事
很有可能。張明點頭,我已經讓人全城搜尋馬德龍的蹤跡。
第二天一早,陳教授打來電話。
化驗結果出來了,那些白色顆粒是現代化學物質,主要成分是硝酸銀和氯化汞的混合物。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有人故意在古代毒劑的基礎上,又新增了現代的劇毒物質。這種組合產生的毒性是原來的十倍以上。
我倒吸一口涼氣:那這個人的化學知識一定很專業。
冇錯,至少是化學專業畢業的。
張明聽到這個訊息後,立即調查馬德龍的背景。結果發現,馬德龍確實有化學方麵的知識,他大學學的就是應用化學專業。
這個馬德龍不簡單。張明說,他先是用專業知識改造了這個鼎,然後告訴趙國棟去賣給彆人,自己躲在幕後看戲。
可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我想不通,殺這些無辜的人對他有什麼好處
就在這時,醫院來了電話,劉強去世了。
我們趕到醫院,劉強的屍體已經被送去太平間。他的死狀比前麵幾個人都要慘烈,全身麵板髮黑,口鼻流血。
這個畜生!我握緊拳頭,一定要抓到馬德龍!
張明安慰我:放心,我們一定會抓到他的。
下午時分,警方在一個廢棄工廠裡發現了馬德龍的蹤跡。我和張明一起趕了過去。
工廠裡設有一個簡陋的化學實驗室,各種試劑瓶擺了一桌子。在一個角落裡,我們發現了好幾個青銅器,都被塗抹了類似的白色物質。
他在批量製造毒藥青銅器!陳教授震驚地說。
就在我們檢查這些器物的時候,門外傳來腳步聲。
馬德龍回來了!張明立即示意大家隱蔽。
很快,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走了進來。他身材魁梧,臉上有道疤,看起來很凶狠。
馬德龍徑直走到實驗台前,開始調配什麼東西。我們屏住呼吸,等待最佳時機。
突然,馬德龍回頭看了一眼,發現了躲在柱子後麵的我們。
警察他冷笑一聲,來得正好,我正愁冇人試試我的新配方呢。
說著,他抓起桌上的一個瓶子,作勢要潑向我們。
彆動!張明掏出槍,放下東西!
馬德龍猙獰地笑著:想抓我做夢!你們都要死在這裡!
第五章
馬德龍手裡的試劑瓶在昏暗的燈光下泛著詭異的綠光。
放下瓶子!最後警告!張明端著槍,聲音冷厲。
哈哈哈!馬德龍瘋狂地大笑,你們永遠不知道我有多恨你們這些人!
什麼仇什麼怨我大聲問道。
馬德龍的眼神變得陰毒:二十年前,我父親也是做古玩生意的,被你們這些奸商騙得家破人亡!我爸為了一件假古董,賠光了所有積蓄,最後氣死了!
所以你就要報複整個古玩圈
對!你們這些吸血鬼,一個都彆想活!馬德龍舉起試劑瓶,從趙國棟開始,到你們所有人,都要為我父親償命!
就在他要潑灑毒液的瞬間,陳教授突然衝上前去,一把抱住了馬德龍的胳膊。
快跑!陳教授大喊。
試劑瓶掉在地上,摔得粉碎,綠色的液體四處飛濺。陳教授的手臂被濺到了幾滴,立刻開始冒煙。
陳教授!我想衝過去幫忙,被張明攔住了。
彆過去!那是強酸!
馬德龍掙脫了陳教授,抓起另一個瓶子繼續揮舞。張明果斷開槍,擊中了馬德龍的肩膀。
馬德龍慘叫一聲,手中的瓶子掉在地上。我們趁機衝上去,製服了他。
陳教授的胳膊被強酸腐蝕,血肉模糊。我們趕緊叫了救護車,送他去醫院。
在醫院裡,陳教授躺在病床上,雖然傷勢嚴重,但總算保住了性命。
陳教授,你為什麼要衝上去太危險了。我心疼地問。
陳教授虛弱地笑了笑:做學者的,不能眼睜睜看著曆史文物被惡人利用來害人。
張明審訊了馬德龍,得到了完整的犯罪過程。
原來,馬德龍在監獄裡就計劃好了報複行動。他知道古玩圈的人都貪心,一定會對那個青銅鼎感興趣。他用化學知識改造了鼎的毒性,讓它變成了殺人武器。
他的計劃很周密。張明對我說,先讓趙國棟接觸鼎,中毒死亡,造成恐慌。然後鼎會在古玩圈裡流傳,每個接觸的人都會死,最終搞垮整個行業。
真是個瘋子。我憤怒地說。
更可怕的是,如果我們不及時發現,他還會製造更多的毒器,投放到市場上。
案子破了,但我心裡還是很沉重。四個人因為這個鼎失去了生命,其中三個是無辜的。
幾天後,我去醫院看望陳教授。他的胳膊已經包紮好了,雖然留下了疤痕,但基本恢複了。
王老闆,你還打算繼續做古玩生意嗎陳教授問我。
我看著窗外的天空,猶豫了很久:不知道,經曆了這次的事,我對這個行業有點怕了。
害怕是正常的,但不能因噎廢食。陳教授語重心長地說,古玩本身是無辜的,錯的是人心。
可是,以後還會遇到這樣的事怎麼辦
所以我們更要謹慎,更要有專業知識。陳教授握住我的手,我想和你合作,開一個古物鑒定和安全檢測的機構,專門防範這種事情再次發生。
我眼睛一亮:這個想法不錯。
是的,我們可以用現代科技手段,檢測古物是否有安全隱患,保護收藏者和從業者的安全。
我認真考慮了陳教授的提議。經曆了這次的恐怖事件,我深深意識到古玩行業需要更多的專業保障。
好,我願意和您合作。我堅定地說。
一個月後,我們的古物安全鑒定中心正式開業。訊息傳開後,很多古玩商都來谘詢,希望對自己的藏品進行安全檢測。
在開業儀式上,張明也來了。
王老闆,你們這個機構很有意義。張明說,希望以後不要再發生類似的悲劇。
我們會儘力的。我和陳教授異口同聲地說。
那個青銅鼎被作為證物封存起來,永遠不會再流入市場。但這次事件給我留下的教訓卻永遠難忘。
古玩有價,生命無價。在這個行業裡,我們不僅要有慧眼識珠的本領,更要有保護自己和他人安全的責任心。
第六章
三個月後的一個下午,我正在鑒定中心檢查一批新到的瓷器,突然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
王老闆嗎我是張文華,想請您幫忙看看一件古物。
電話裡的聲音有些緊張,我立即警覺起來。經曆了青銅鼎的事件後,我對任何可疑的古物都格外小心。
什麼古物在哪裡得到的我問。
是一麵古鏡,家裡傳下來的。最近總覺得這鏡子有點邪門...
我和陳教授交換了一個眼神。陳教授正在旁邊整理化驗設備,聽到我們的對話後走了過來。
先生,您能詳細說說邪門在哪裡嗎陳教授接過電話。
我也說不清楚,就是最近家裡總有奇怪的聲音,而且我妻子晚上總說看到鏡子裡有人影...
陳教授皺起眉頭:這樣吧,您把鏡子帶過來,我們用專業設備檢測一下。
一小時後,張文華來了。他四十多歲,看起來很憔悴,手裡小心翼翼地抱著一個木盒。
就是這麵鏡子。張文華打開木盒,露出一麵古銅鏡。
鏡子約有手掌大小,背麵雕刻著精美的花紋,正麵的鏡麵雖然有些鏽斑,但依然能清晰地反射影像。
我仔細觀察了一下,這麵鏡子的工藝很精湛,應該是唐代的產物。
這鏡子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邪門'的陳教授問。
大概一個月前,我從老家把它帶回北京。剛開始冇什麼,但最近這一週,家裡總是半夜有響聲,我妻子也變得很奇怪...
張文華說著,臉色變得更加蒼白:昨天晚上,我妻子突然在夢中尖叫,說鏡子裡有個古代女人在哭。
我心裡升起一絲不安。雖然我不相信鬼神之說,但青銅鼎的事件讓我明白,有些古物確實可能有危險。
我們先檢測一下這麵鏡子的成分。陳教授戴上手套,小心地取出鏡子,您先在外麵等一下。
陳教授用專業設備對鏡子進行了全麵檢測,包括X射線掃描、光譜分析等。
半小時後,結果出來了。
很奇怪。陳教授看著檢測報告,這麵鏡子的成分很正常,就是普通的青銅合金,冇有任何有毒物質。
那為什麼會有奇怪的現象我問。
可能是心理作用,或者...陳教授突然停住了。
或者什麼
或者是物理現象。陳教授重新拿起鏡子,對著燈光仔細觀察,你看這鏡麵的反射角度,有點不太正常。
我湊近看了看,確實發現鏡麵的某些部位反射出的光線有些扭曲。
這可能是古代工匠故意製造的光學效果。陳教授說,在特定的光線條件下,這麵鏡子可能會產生奇怪的視覺現象。
我們把張文華叫進來,把這個發現告訴了他。
您說的人影,很可能是鏡子的光學效果造成的錯覺。陳教授解釋道,至於聲音,可能是鏡子的金屬在溫度變化時發出的。
張文華聽了,臉色稍微好轉了一些:那這鏡子冇有危險
從化學成分上看是安全的,但建議您不要放在臥室裡,免得影響休息。
張文華如釋重負地點頭:謝謝您們,我還以為遇到什麼邪門東西了。
送走張文華後,我對陳教授說:看來不是所有的古物都有危險。
是的,大部分古物都是安全的。陳教授點頭,我們的工作就是要科學地區分哪些有危險,哪些是安全的。
就在這時,我的手機響了。是張明警官。
王老闆,又有情況了。張明的聲音很凝重,有人舉報,市場上出現了疑似有毒的古物。
我心裡一緊:又是馬德龍的同夥
不清楚,但情況很相似。有幾個古玩商接觸過一件玉器後,都出現了皮膚過敏的症狀。
我和陳教授立即趕到張明說的地點。那是一個小古玩市場,幾個攤主正在那裡等我們。
就是這個玉鐲。一個攤主指著櫃檯上的一隻白玉手鐲,誰碰誰過敏,嚇死人了。
陳教授戴上防護手套,拿起玉鐲仔細觀察。這是一隻很普通的白玉鐲子,看起來冇什麼特彆的。
什麼時候開始有人過敏的我問。
昨天有個客人試戴,半小時後手腕就紅腫了。今天又有兩個人碰了,都是一樣的症狀。
陳教授用放大鏡觀察玉鐲的表麵,突然發現了異常。
這裡有一些白色的粉末。他小心地刮取了一些樣本,可能是某種致敏物質。
我們把玉鐲帶回實驗室進行檢測。結果發現,玉鐲表麵塗抹了一種植物提取物,是一種強烈的過敏原。
這不是天然形成的,是人為塗抹上去的。陳教授說。
張明立即調查玉鐲的來源,發現它是從一個叫王大海的人手裡收來的。
王大海前天剛從監獄出來,和馬德龍是獄友。張明說。
看來馬德龍的餘毒還在繼續。
第七章
王大海的住處是一間破舊的平房,周圍堆滿了各種古玩。當我們到達時,他正在房間裡忙碌著什麼。
警察!彆動!張明衝進房間,王大海嚇得手裡的瓶子掉在地上。
和馬德龍不同,王大海看起來很膽小,被抓住後立即招供了一切。
是馬德龍教我的,說在古物上塗一些致敏物質,可以讓古玩商們恐慌,生意做不成。王大海哭喪著臉說。
就為了報複我憤怒地問。
馬德龍說,古玩商都是奸商,應該讓他們嚐嚐苦頭。
張明搜查了王大海的房間,發現了十幾件被塗抹過致敏物質的古物,包括玉器、瓷器、銅器等。
幸好發現得及時。陳教授說,如果這些東西流入市場,不知道要害多少人。
王大海被抓後,我以為這件事就算結束了。但冇想到,真正的危機纔剛剛開始。
第二天,古玩市場開始出現恐慌。很多人聽說古物可能有毒,都不敢再買賣古玩了。
王老闆,你們鑒定中心能不能給我的貨檢測一下一個古玩商焦急地找到我。
冇問題,我們就是為了這個而設立的。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的鑒定中心門庭若市。很多古玩商都拿著自己的藏品來檢測,生怕有什麼隱患。
雖然生意很好,但我心裡並不高興。這種恐慌情緒對整個行業都是一種傷害。
我們需要做一些科普工作。陳教授說,讓大家明白,絕大部分古物都是安全的。
我同意陳教授的想法。我們決定舉辦一係列講座,向古玩從業者和收藏者普及古物安全知識。
第一次講座在古玩城舉行,來了很多人。陳教授詳細講解了古物可能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以及如何科學地進行防範。
古物有毒是極個彆的現象,大家不要因為幾個惡性案例就對整個行業失去信心。陳教授說,關鍵是要有科學的鑒彆方法。
講座效果很好,很多人的恐慌情緒得到了緩解。
但就在講座結束後的第二天,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王老闆,不好了!古玩城的小李慌張地跑到我店裡,有人在網上發帖,說我們古玩城的東西都有毒,還說你們的鑒定中心是騙子!
我立即上網檢視,果然有人在各大論壇和社交媒體上釋出訊息,聲稱古玩城出售有毒古物,還編造了很多假的中毒案例。
這肯定是有人故意傳謠。我憤怒地說。
我們立即報警,張明很快就查到了發帖人的IP地址。
發帖的人叫李建國,也是馬德龍的獄友。張明說,看來馬德龍在監獄裡發展了一個犯罪團夥。
李建國很快被抓獲,但網上的謠言已經傳播得很廣。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開始抵製古玩,認為古玩都有毒。
這樣下去,整個行業都要被毀了。我擔心地說。
陳教授皺起眉頭:我們必須想辦法辟謠,恢複公眾對古玩的信心。
我們聯絡了幾家媒體,希望他們能夠客觀報道真相。同時,我們也加大了科普力度,在各種平台上釋出古物安全知識。
但是謠言的傳播速度比真相更快。很多古玩店的生意一落千丈,有些甚至被迫關門。
王老闆,我們該怎麼辦一個古玩商絕望地問我。
我看著他,心裡也很沉重。馬德龍雖然被抓了,但他的報複計劃卻在繼續發酵。
我們不能放棄。我堅定地說,越是這種時候,越要堅持做正確的事。
就在這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出現了。
王老闆,我想和您談談。
說話的是一個年輕女孩,二十多歲,看起來很文靜。
您是
我叫馬小麗,是馬德龍的女兒。
我震驚地看著她。馬德龍的女兒她來做什麼
我想為我父親做的事道歉。馬小麗的眼圈紅了,我知道他害死了很多無辜的人,我感到很內疚。
這不是你的錯。我說。
但我想為他的錯誤做些補償。馬小麗說,我是學新聞的,我想幫你們澄清真相,讓公眾瞭解事實。
我看著這個善良的女孩,心裡升起一絲希望。
你確定要這麼做這可能會讓你承受很大的壓力。
我已經決定了。馬小麗堅定地說,我不能讓父親的罪惡繼續傷害更多的人。
第八章
馬小麗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作為一名專業的新聞工作者,她比我們更瞭解如何有效地傳播真相。
首先,我們需要製作一個詳細的調查報告,把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完整地展現給公眾。馬小麗說,讓大家明白,這是一起有預謀的報複行動,而不是古玩本身的問題。
陳教授點頭同意:我們可以提供所有的科學檢測數據,證明絕大部分古物都是安全的。
在接下來的一週裡,我們三人密切合作,蒐集了大量的證據和資料。馬小麗用她的專業技能,將這些材料整理成一份詳實的調查報告。
《古玩毒殺案的真相:一場精心策劃的報複》。馬小麗把完成的報告給我們看,我已經聯絡了幾家主流媒體,他們願意刊登這篇報告。
報告釋出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很多人這才意識到,原來所謂的古玩有毒隻是個彆惡人的報複行為。
但是,謠言的影響並冇有立即消除。很多人仍然對古玩心存疑慮。
我們需要更直接的證據。我說,光靠文字報告還不夠,得讓大家親眼看到。
陳教授提出了一個建議:我們可以舉辦一次公開的檢測活動,邀請媒體和公眾現場觀看,證明古物的安全性。
我們很快籌備了這次活動。在古玩城的廣場上,我們設立了一個臨時的檢測台,陳教授現場演示各種古物的安全檢測過程。
這是一件明代的花瓶。陳教授拿起一個瓷瓶,我們現在用X射線檢測它的內部結構。
檢測結果顯示在大螢幕上,瓷瓶內部冇有任何異常物質。陳教授接著檢測了十幾件不同的古物,結果都顯示安全無害。
現在,我來演示一下如何識彆被人為新增毒素的古物。陳教授拿出一件被馬德龍改造過的青銅器(已經經過安全處理),大家看,這裡有明顯的化學物質殘留。
通過對比,觀眾們清楚地看到了正常古物和有毒古物的區彆。
活動進行得很順利,圍觀的群眾越來越多。很多人開始消除對古玩的恐懼。
就在我以為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時,突然發生了意外。
小心!馬小麗突然大喊一聲,衝向檢測台。
我轉頭一看,一個戴著口罩的男人正從人群中衝出來,手裡拿著一個瓶子,裡麵裝著不明液體。
馬小麗及時抱住了那個男人的腰,瓶子掉在地上摔碎,液體濺了一地。
又是硫酸!陳教授趕緊疏散圍觀群眾。
那個男人被製服後,張明立即趕到現場。
又是馬德龍的同夥我問。
張明摘下男人的口罩,露出一張陌生的臉。
不是,這人叫趙小明,是當年被馬德龍父親騙過的古玩商的兒子。張明說,他以為馬德龍的報複行動是對的,想要繼續下去。
我看著這個年輕人,心裡五味雜陳。仇恨的循環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你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問趙小明。
我爸被古玩商騙得破產自殺了!趙小明眼中滿含怒火,你們這些人都該死!
可是害你父親的人已經受到懲罰了,為什麼要傷害無辜的人馬小麗勸說道。
因為你們都是一夥的!趙小明憤怒地喊著。
看著這個被仇恨矇蔽雙眼的年輕人,我深深地歎了口氣。
這次事件雖然被及時製止,但給我們的活動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很多媒體開始質疑古玩行業是否真的安全。
看來,我們的工作比想象中更加艱難。陳教授說。
馬小麗雖然手臂被硫酸濺傷,但她冇有氣餒。
我們不能放棄。她一邊包紮傷口一邊說,真相總會被人們接受的。
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我們繼續堅持科普工作。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和阻力,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理解和支援我們。
古玩城的生意逐漸恢複,人們對古物的恐懼也在慢慢消散。
但我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要想徹底消除公眾對古玩的誤解,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九章
半年後的一個春日,我們的鑒定中心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您好,我是文物局的劉處長。來人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穿著正式的中山裝,聽說你們這裡專門做古物安全檢測
是的,劉處長。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助您的我客氣地說。
劉處長環顧四周,看了看我們的檢測設備:國家正在考慮建立古物安全監管體係,想邀請你們參與相關標準的製定。
我和陳教授對視一眼,都很興奮。這意味著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官方認可。
這是我們的榮幸。陳教授說,我們一定全力配合。
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我們參與了《古代文物安全檢測標準》的製定工作。這套標準詳細規定了各類古物的安全檢測方法和判定標準。
有了這套標準,以後再也不會出現馬德龍那樣的事件了。陳教授欣慰地說。
就在標準即將釋出的時候,我接到了一個意外的電話。
王老闆,我是馬德龍。
我差點把電話摔了:你不是在監獄裡嗎
我被保釋了,因為身體原因。馬德龍的聲音很虛弱,我想見見你。
我猶豫了很久,最後還是同意了。見麵地點在醫院,馬德龍躺在病床上,臉色蒼白,已經瘦得不成人形。
肝癌晚期。馬德龍苦笑著說,報應來了。
你找我有什麼事我問。
馬德龍掙紮著坐起來:我想為我做過的事道歉。我知道對不起那些無辜的人,但我當時真的太恨了...
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我冷冷地說。
我知道冇用,但我必須說。馬德龍的眼中流下淚水,我的女兒告訴我,你們在努力恢複古玩行業的聲譽。我想幫你們做點什麼。
你能做什麼
馬德龍從枕頭下拿出一個包裹:這裡是我當年製作毒古物的全部配方和方法,還有其他同夥的資訊。我希望你們能用這些資料,更好地防範類似的事件。
我接過包裹,心情複雜。
另外,我在銀行裡還有一筆錢,是我以前做文物生意攢下的。馬德龍說,我想全部捐給你們的鑒定中心,算是贖罪。
一個月後,馬德龍去世了。按照他的遺願,那筆錢確實轉到了我們的賬戶上。
馬小麗來到鑒定中心,眼睛紅腫著。
王叔叔,謝謝您願意見我父親最後一麵。她哽嚥著說,他臨終前一直在唸叨著要贖罪的事。
他已經儘力了。我安慰她,人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自己的行為。你就做得很好。
馬小麗擦了擦眼淚:我想繼續留在新聞行業,專門報道文物保護方麵的事情。
很好,這個行業需要像你這樣有良知的記者。
《古代文物安全檢測標準》正式釋出後,在全國推廣實施。我們的鑒定中心也被指定為標準實施的示範單位。
越來越多的古玩商開始重視古物安全,送來檢測的物品也越來越多。公眾對古玩的信心逐漸恢複,市場也重新繁榮起來。
一年後的某個下午,我正在整理檢測報告,張明警官來了。
王老闆,好訊息。張明笑著說,古玩相關的刑事案件比去年減少了70%,看來你們的工作很有效果。
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說。
對了,還有一件事。張明拿出一個檔案夾,上級決定給你們頒發'維護行業安全先進單位'的獎狀。
我接過獎狀,心裡五味雜陳。想起一年多前那個恐怖的夜晚,再看看現在井然有序的鑒定中心,真是恍如隔世。
傍晚時分,陳教授和馬小麗一起來到鑒定中心。
今天是我們中心成立一週年的日子。陳教授說,我們應該慶祝一下。
慶祝什麼我問。
慶祝我們戰勝了恐懼,恢複了理性。馬小麗說,也慶祝那些無辜的生命冇有白白犧牲。
我們三人站在鑒定中心的門前,看著夕陽西下的潘家園。雖然經曆了那麼多磨難,但這個古老的市場依然充滿活力。
你們說,李師傅他們在天之靈,會對我們現在的工作滿意嗎我問。
一定會的。陳教授肯定地說,因為我們用科學的方法,保護了更多人的安全。
而且我們還證明瞭一個道理。馬小麗補充道,邪惡永遠不能戰勝正義,仇恨永遠不能戰勝愛。
第十章
兩年後的春天,我收到了一個特殊的邀請函。
'全國古物安全保護研討會'邀請您作為主講嘉賓...我念著邀請函上的內容,有些不敢相信。
陳教授在一旁笑著說:這是你應得的榮譽。冇有你當初的堅持,就冇有今天的成果。
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古物專家、文物保護工作者、古玩從業者齊聚一堂。我作為古物安全檢測的倡導者,被邀請分享我們的經驗。
站在講台上,看著台下數百張專注的麵孔,我想起了這一切的開始。
兩年前,一個看似普通的青銅鼎,差點毀掉了整個古玩行業的聲譽。我開始講述那段往事,但也正是這次危機,讓我們意識到古物安全保護的重要性。
我詳細介紹了我們的檢測方法、標準製定過程,以及如何科學地區分安全古物和有害古物。
古物本身是無辜的,它們承載著曆史的記憶,是人類文明的珍貴遺產。我說,我們的責任是保護這些文物,也保護接觸它們的人。
講座結束後,很多與會者圍上來詢問具體的技術問題。其中一個年輕人引起了我的注意。
王老師,我是從日本來的研究生,正在研究中國古代毒理學。他用流利的中文說,您的工作對我的研究很有啟發。
哦你研究這個做什麼我好奇地問。
我發現,不隻是中國,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都有在器物上使用毒素的記錄。年輕人說,我想建立一個國際性的古物安全數據庫。
這個想法讓我很感興趣。如果能夠建立國際合作,共享古物安全資訊,對全世界的文物保護都有好處。
會議結束後,我回到北京。鑒定中心現在已經擴大了規模,不僅有化學檢測實驗室,還增加了物理檢測、生物檢測等部門。
馬小丅麗現在是一家文物保護雜誌的主編,經常來我們這裡采訪。
王叔叔,我正在寫一本關於古物安全的科普書。她說,能不能請您寫個序
當然可以。我欣然答應。
在為她的書寫序時,我回顧了這幾年的經曆。從最初的恐懼和困惑,到現在的科學和理性,這個轉變過程讓我深深感慨。
古物安全不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教育問題。我在序言中寫道,隻有讓更多的人瞭解科學知識,才能避免恐慌和誤解。
就在這時,我接到了一個來自外地的求助電話。
王老師,我們這裡發現了一個古墓,出土了很多文物。但考古隊員在清理過程中出現了皮膚過敏,懷疑文物有毒...
這種情況現在已經很常見了。自從我們的檢測標準推廣以來,全國各地的考古發掘都會主動進行安全檢測。
我們馬上過去。我對陳教授說。
第二天,我們帶著檢測設備趕到了發掘現場。這是一個漢代的貴族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金銀器、玉器和陶器。
經過檢測,我們發現有幾件器物確實含有有害物質,但不是人為新增的,而是在地下埋葬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化學反應產物。
這種情況很罕見,但確實存在。陳教授對考古隊員們說,古物在地下埋藏千百年,會與土壤中的各種化學成分發生反應,有時會產生有害物質。
我們為所有出土文物進行了安全處理,確保考古工作能夠安全進行。
回到北京後,我總結了這次經曆,寫成了一篇論文發表在專業期刊上。這也成為了古物安全檢測領域的重要參考資料。
晚上,我一個人坐在鑒定中心的辦公室裡,看著牆上掛著的各種獎狀和證書,思緒萬千。
想起當初那個恐怖的夜晚,想起李師傅的離世,想起劉美華的慘死,想起馬德龍的報複,想起整個行業的恐慌...
但現在,一切都過去了。古玩市場重新繁榮,人們對古物的熱愛絲毫未減,隻是多了一份科學的謹慎。
我拿起手機,給馬小麗發了一條簡訊:你父親如果看到現在的情況,一定會感到欣慰的。
很快,她回覆道:是的,愛總能戰勝恨,科學總能戰勝愚昧。
窗外,北京的夜色正濃。潘家園的古玩市場已經安靜下來,但我知道,明天又會有無數的人來這裡尋找曆史的痕跡。
而我們,會繼續守護著這些珍貴的文物,也守護著那些熱愛曆史的人們。
因為我們深深明白:古物有價,生命無價;傳承文明,安全第一。
【完結】
-
點擊彈出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