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梧桐樹下的陌生包裹
九月的風捲著梧桐葉掠過青石板路,林夏拖著半人高的行李箱站在南華大學門口,抬頭望瞭望刻著校訓的石牌坊。陽光穿過茂密的枝葉,在她白色T恤上投下斑駁的光影,行李箱滾輪碾過落葉的聲音裡,混著新生報到的喧囂與人聲。
同學,需要幫忙嗎一個戴著誌願者紅袖章的男生跑過來,額前的碎髮被汗水浸濕。
林夏連忙擺手:謝謝,我自己可以。她低頭覈對手機上的報到流程,指尖劃過3號宿舍樓時頓了頓——那是全校最老舊的宿舍樓,牆皮斑駁,爬滿了綠色的藤蔓。
宿舍在三樓拐角,推門時鐵鏽門軸發出吱呀聲響。靠窗的下鋪已經鋪好被褥,書桌上擺著一盆多肉植物,旁邊壓著張便簽:我叫蘇曉,計算機係的,先去領教材啦~字跡娟秀,帶著點俏皮的波浪尾。
林夏剛把行李拖到空床位,窗外突然飄來一陣桂花香,夾雜著奇怪的金屬味。她探頭往下看,老梧桐樹的枝椏間掛著個棕色包裹,麻繩纏著樹杈,在風裡輕輕搖晃。包裹上冇有地址,隻有用紅漆寫的302。
這誰的快遞啊掛樹上也太奇怪了。林夏嘀咕著,正想下樓看看,身後傳來腳步聲。
新室友我是蘇曉!紮著高馬尾的女生抱著一摞書進來,看到林夏時眼睛一亮,你也是中文係的太好了!
林夏指了指窗外:你看那樹上,好像有咱們宿舍的包裹。
蘇曉湊到窗邊,推了推眼鏡:還真是302。這老宿舍樓怪事多,上週還有人說在樓梯間看到穿藍布衫的老奶奶呢。她放下書,走,下去看看,說不定是哪個學長的惡作劇。
兩人繞到樓下,梧桐樹的樹乾要兩人合抱才能圍住。包裹掛在離地三米多的枝椏上,蘇曉跳了幾次都夠不著。正著急時,一個穿白襯衫的男生抱著畫板從旁邊經過,聽到動靜停了下來。
需要幫忙嗎男生聲音清朗,陽光透過樹葉落在他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陰影。
蘇曉指了指包裹:麻煩你幫我們夠一下,謝謝啦!
男生輕巧地爬上樹杈,伸手解下包裹。他落地時動作利落,遞包裹過來時,林夏注意到他手腕上戴著塊舊懷錶,錶盤是磨損的黃銅色。
謝謝學長!蘇曉接過包裹,好奇地打量著,這連個快遞單都冇有,真奇怪。
男生目光落在包裹的紅漆數字上,眉頭微蹙:這棟樓有些年頭了,以前是教職員宿舍。你們……小心點好。他頓了頓,補充道,我叫陸哲,美術係的,就在隔壁樓。有事可以來畫室找我。說完便抱著畫板走了,懷錶鏈條在他身後輕輕晃動。
林夏看著他的背影,總覺得那懷錶的滴答聲似乎還在耳邊迴響,和心跳莫名地合拍。
回到宿舍,蘇曉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裹。棕色牛皮紙裡麵是個木盒,雕著繁複的花紋,打開時發出哢噠輕響。盒子裡冇有信件或禮物,隻有一本線裝古書,封麵已經泛黃,邊角磨損嚴重,書名是用篆字寫的《南華舊事》。
這是什麼地方誌嗎蘇曉翻了兩頁,忽然咦了一聲,這裡夾著東西!
一張泛黃的照片從書頁間滑落,照片上是一群穿著民國學生裝的年輕人,站在老宿舍樓前合影。前排中間的女生梳著齊耳短髮,眉眼竟和林夏有幾分相似。她旁邊站著個戴眼鏡的男生,手裡拿著本和木盒裡一模一樣的書。
照片背麵用鋼筆寫著日期:1937年9月15日。
第二章
古書中的秘密
夜幕降臨時,宿舍樓道的燈忽明忽暗,接觸不良似的閃爍著。林夏坐在書桌前,指尖劃過泛黃的書頁,《南華舊事》的紙張脆弱得像枯葉,稍微用力就可能碎裂。
這書裡記的都是幾十年前的校園傳聞呢。蘇曉湊過來看,你看這段,說1935年有人在圖書館看到過會自己翻頁的書。她突然指著某頁插圖,這棟樓的平麵圖!原來以前三樓有個閣樓,現在怎麼冇聽說過
林夏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插圖上的宿舍樓比現在多了個三角形閣樓,位置正好在她們宿舍的斜上方。她抬頭看了看天花板,隻有斑駁的牆皮和裸露的電線,根本冇有閣樓入口的痕跡。
可能早就拆了吧。林夏翻過一頁,突然發現夾著照片的那頁有淡淡的墨跡,像是被水暈開的字跡。她湊近檯燈仔細看,隱約辨認出鏡中影,水中月,尋舊物,歸原主幾個字。
這是什麼意思謎語嗎蘇曉撓撓頭,難道這書是什麼尋寶遊戲的道具
窗外突然颳起一陣風,吹得窗戶哐當作響。林夏起身關窗時,眼角瞥見對麵教學樓的燈亮著,美術係畫室的視窗站著個人影,正對著她們宿舍的方向。月光下看不清臉,但那身影很像下午幫忙取包裹的男生。
你看對麵,陸哲學長還在畫畫呢。林夏指給蘇曉看。
蘇曉剛湊到窗邊,畫室的燈突然滅了。嚇我一跳!她拍著胸口,對了,明天迎新晚會,聽說有社團招新,咱們去看看吧說不定能找到線索。
第二天傍晚,學校大禮堂前人聲鼎沸。各個社團的攤位前都擠滿了新生,動漫社的coser在人群中穿梭,漢服社的姑娘們穿著襦裙彈琵琶,熱鬨非凡。
林夏被文學社的攤位吸引,剛拿起一本社刊翻看,就聽到身後有人喊她名字。
林夏陸哲拿著幾支畫筆走過來,懷錶在他手腕上輕輕晃動,你們也來逛社團
學長好!林夏合上書刊,我們來看看文學社和計算機協會。
陸哲目光落在她手裡的社刊上:你喜歡文學正好,我認識文學社的社長,要不要我幫你引薦
蘇曉在旁邊擠眉弄眼,朝林夏使了個眼色。林夏臉頰微紅:不用麻煩學長了,我們自己看看就好。
正說著,一陣風吹過,林夏放在攤位上的《南華舊事》被吹得嘩嘩作響,自動翻到某一頁停下。頁麵上畫著個懷錶圖案,旁邊標註著鐘樓之下,辰時三刻。
陸哲看到那頁插圖時,臉色微變:這本書……你們從哪裡找到的
就昨天樹上的包裹裡。蘇曉搶著回答,學長知道這本書
陸哲沉默片刻,指了指禮堂旁邊的鐘樓:那座鐘樓建於1931年,是學校的標誌性建築。這本書裡的記載,可能和學校的舊事有關。他頓了頓,今晚十點,鐘樓會敲響報時,你們……如果好奇的話,可以去看看。
晚會進行到一半,林夏總覺得心神不寧。舞台上的歌舞表演變得模糊,她滿腦子都是古書上的插圖和陸哲神秘的表情。蘇曉戳了戳她胳膊:想什麼呢要不要溜出去去鐘樓看看
現在才九點半,會不會太早了林夏有些猶豫。
去嘛去嘛,就當探險了!蘇曉拉著她的手往外跑,老宿舍樓都逛過了,還差個鐘樓不成
夜風微涼,兩人沿著林蔭道往鐘樓方向走。月光透過樹葉灑在地上,影子被拉得長長的。鐘樓在學校中心廣場,塔身是青灰色磚石結構,頂端的銅鐘在夜色中閃著微光。
離鐘樓還有幾十米時,林夏突然聽到滴答聲,和陸哲懷錶的聲音一模一樣。她停下腳步,循聲望去,鐘樓底層的大門虛掩著,門縫裡透出微弱的光。
有人在裡麵蘇曉壓低聲音,拉著林夏躲到石柱後麵。
門被推開,陸哲的身影出現在門口,他手裡拿著個手電筒,正往鐘樓裡走。懷錶的滴答聲隨著他的腳步越來越清晰,在寂靜的夜裡格外突兀。
學長果然來了!蘇曉眼睛發亮,我們跟上去看看!
兩人躡手躡腳地跟在後麵,鐘樓內部是空的,盤旋的樓梯沿著牆壁向上延伸,扶手積著薄薄的灰塵。陸哲的手電筒光柱在牆上晃動,照亮了斑駁的壁畫,畫著穿著古裝的學子在讀書。
他在找什麼林夏輕聲問。
蘇曉剛要回答,突然傳來鐺的一聲輕響,是懷錶打開的聲音。陸哲站在樓梯轉角,背對著她們,月光從高處的窗戶照進來,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影。
還有一刻鐘……他低聲說著,從口袋裡掏出個東西,藉著月光,林夏看清那是半塊玉佩,玉色溫潤,上麵刻著半個夏字。
第三章
鐘樓的秘密
當鐘樓頂端的銅鐘敲響第一聲時,林夏突然覺得頭暈目眩,懷錶的滴答聲彷彿鑽進了腦子裡,和心臟的跳動融為一體。她扶住牆壁,眼前的景象開始扭曲——斑駁的壁畫變成了流動的人影,積灰的樓梯覆蓋上鮮紅的地毯。
林夏!你怎麼了蘇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帶著焦急的迴響。
林夏用力眨了眨眼,眼前的景象又恢複了原樣。陸哲站在樓梯上方,正低頭看著他們,手電筒的光柱在黑暗中劃出一道弧線。
你們怎麼跟來了陸哲的聲音帶著驚訝,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
蘇曉拉著林夏走上樓梯:學長你不地道,發現秘密居然不告訴我們!這鐘樓裡到底藏著什麼
陸哲歎了口氣,轉身推開一扇隱蔽的木門:進來吧,有些事……確實該讓你們知道了。
門後是間狹小的閣樓,堆滿了舊書和畫框。角落裡擺著張書桌,桌上放著盞煤油燈,燈芯跳動著昏黃的光。牆上掛著張老照片,正是林夏在古書中看到的那張合影。
這是1937年的南華大學學生會成員。陸哲指著照片,中間這個女生叫沈青梧,中文係的才女。旁邊戴眼鏡的是我爺爺陸景明,美術係的學生。
林夏湊近照片,沈青梧的眉眼確實和自己驚人地相似,連嘴角的梨渦都一模一樣。她指著照片:他們和這本書有什麼關係那個包裹又是怎麼回事
陸哲從抽屜裡拿出個鐵盒,打開後裡麵是半塊玉佩,和他剛纔拿的那塊正好能拚在一起,組成完整的夏字。這是沈青梧的玉佩,當年她和我爺爺是戀人。1937年戰爭爆發,學校要南遷,沈青梧說要回去拿重要的東西,從此就再也冇回來。
他拿起桌上的《南華舊事》:這本書是她的日記,記錄了當年學校裡的事情。傳說她把一件重要的文物藏在了學校裡,留下線索寫在日記裡。每年這個時候,總會有人收到奇怪的包裹,裡麵就是這本日記的不同部分。
蘇曉突然指著書頁:這裡寫著‘鏡中影,水中月’,會不會是指圖書館前的湖
林夏翻到日記的最後一頁,發現空白處有行小字:三秋桂子落,鐘聲起時,舊物當歸。她抬頭看向窗外,月光正好落在對麵的圖書館頂上,湖麵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層碎銀。
今天正好是秋分,晚上會有桂花開。林夏若有所思,‘三秋桂子落’應該就是指現在。
閣樓外突然傳來鐺鐺的鐘聲,已經是十一點了。陸哲合上懷錶:時間差不多了,如果線索是真的,現在去湖邊說不定能發現什麼。
三人悄悄溜出鐘樓,夜色中的校園格外安靜,隻有風吹過桂花樹葉的沙沙聲。圖書館前的未名湖波光粼粼,湖心亭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幅水墨畫。
‘鏡中影’會不會是指湖心亭的倒影蘇曉指著湖麵,我們去亭子裡看看!
湖心亭的欄杆上爬滿了藤蔓,石柱上刻著模糊的字跡。林夏藉著手機光仔細辨認,發現其中一根柱子上刻著青梧兩個字,旁邊還有個小小的明字。
這裡!林夏指著柱子底部,那裡有塊鬆動的石頭。她摳開石頭,裡麵露出個油紙包著的東西。
打開油紙,裡麵是個小巧的銅製羅盤,盤麵刻著複雜的花紋,指針正對著鐘樓的方向。羅盤背麵刻著一行字:月照琴台,音起之處。
琴台是指音樂樓嗎蘇曉眼睛發亮,我知道那裡有架百年古琴!
三人剛離開湖心亭,身後突然傳來腳步聲。手電光從湖邊的樹林裡照過來,有人影在晃動。
誰在那裡陸哲擋在林夏和蘇曉身前,聲音警惕。
樹林裡走出幾個穿黑衣的人,為首的是個戴金絲眼鏡的中年男人,手裡拿著本和他們一樣的《南華舊事》。陸少爺,沈小姐,我們找這本書很久了。男人的聲音陰冷,把羅盤交出來,省得麻煩。
陸哲把林夏和蘇曉往後推:你們先走,去音樂樓!我攔住他們!
蘇曉拉著林夏往音樂樓跑,身後傳來打鬥的聲音和男人的嗬斥聲。林夏回頭看了一眼,陸哲正和黑衣人纏鬥在一起,他的懷錶掉在地上,錶盤在月光下閃著微弱的光。
第四章
琴台月光
音樂樓在校園西北角,是棟歐式風格的小樓,尖頂圓窗,爬滿了常春藤。兩人氣喘籲籲地跑到樓下,蘇曉掏出手機想給陸哲打電話,卻發現冇有信號。
這鬼地方信號總是不好。蘇曉跺了跺腳,我們先進去再說,等下再想辦法聯絡學長。
音樂樓的大門冇鎖,推門時發出吱呀聲。樓道裡鋪著紅色地毯,吸走了所有聲音,安靜得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走廊儘頭的琴房亮著燈,隱約傳來斷斷續續的琴聲。
有人在彈琴林夏輕聲問,腳步不由自主地朝琴房走去。
琴聲越來越清晰,是首哀傷的曲子,音符在寂靜的夜裡飄蕩,像月光下的歎息。林夏推開門,看到琴房中央的紫檀木古琴前坐著個穿藍布衫的老奶奶,銀髮在燈光下泛著銀光。
奶奶,您怎麼在這裡林夏驚訝地問。
老奶奶轉過身,臉上佈滿皺紋,但眼睛依舊清亮。她看到林夏時,渾濁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青梧你終於回來了……
蘇曉拉了拉林夏的衣角:這不會就是傳說中樓梯間的老奶奶吧
老奶奶站起身,走到林夏麵前,仔細端詳著她的臉:像,真像……和青梧年輕時一模一樣。她從懷裡掏出個布包,孩子,這個給你。
布包裡是支玉簪,簪頭是雕刻的梧桐花,玉色溫潤,還帶著體溫。這是青梧當年落下的,她說等回來就取走,可我等了一輩子,再也冇等到她。老奶奶的聲音帶著哽咽,我是當年宿舍的管理員,她走那天把這個交給我保管,說要是有人拿著半塊‘夏’字玉佩來,就把玉簪給她。
林夏掏出拚好的玉佩,老奶奶看到玉佩時,眼淚突然掉了下來:找到了……終於找到了……
這時,樓道裡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陸哲跑了進來,白襯衫上沾著灰塵,嘴角還有淤青。你們冇事吧那些人被我引開了。
老奶奶看到陸哲,突然激動起來:你是……景明的孫子她指著陸哲手腕上的懷錶,這懷錶是景明當年送青梧的定情物!
陸哲摸了摸懷錶:這是爺爺留給我的,說看到戴這懷錶的人,要把玉佩交給他……
原來如此……老奶奶抹了抹眼淚,當年青梧說要藏好學校的鎮館之寶——唐代的《南華經》真跡,不讓它落入日本人手裡。她說等戰爭結束就回來取,可我等了八十年,直到去年纔在整理舊物時發現這個布包,還有張字條說,當持有玉佩和懷錶的人同時出現,才能取出真經。
蘇曉突然指著古琴:‘月照琴台,音起之處’!難道真經藏在琴下麵
月光透過圓窗照在古琴上,琴絃在月光下泛著銀光。林夏走到琴前,輕輕撥動琴絃,叮咚一聲清響,琴身下突然傳來輕微的哢噠聲。
陸哲搬開古琴,琴台底部有個暗格,裡麵放著個紫檀木盒子。打開盒子的瞬間,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泛黃的絹紙上,用小楷寫著密密麻麻的經文,邊角雖有磨損,但字跡清晰如新。
第五章
經書的秘密
真的是《南華經》!陸哲激動地說,爺爺當年畫的畫裡總藏著經書的線索,我小時候還以為是他隨手畫的。陸哲指尖輕撫過泛黃的絹紙,聲音裡帶著哽咽,他臨終前說,一定要找到《南華經》,完成沈青梧的遺願。
老奶奶湊近看了看經書,渾濁的眼睛裡泛起淚光:青梧當年總說,這經書不僅是文物,更是咱們中國人的文脈。她說就算拚了性命,也要護著它不被搶走。她從懷裡掏出個小布包,這是她當年留下的樂譜,說對著月光彈奏,經書裡的秘密纔會顯現。
蘇曉接過樂譜,驚訝地發現上麵的音符旁標註著奇怪的符號:這看起來像某種密碼!我爸是考古學家,我見過類似的古樂譜加密法。她掏出手機拍下樂譜,等下回去用我電腦分析試試,說不定能破解。
窗外的月光突然變得明亮,透過圓窗在地板上投下銀色光斑。林夏看著古琴,指尖不由自主地放在琴絃上:我小時候學過古琴,說不定能彈這首曲子。
她按照樂譜撥動琴絃,悠揚的琴聲在琴房裡迴盪,音符像月光一樣流淌。隨著最後一個音符落下,奇蹟發生了——《南華經》的絹紙上浮現出淡金色的字跡,組成一幅複雜的地圖,標註著藏書閣地宮的位置。
原來經書藏在地宮裡!陸哲激動地說,難怪這麼多年冇人找到。
就在這時,琴房的門被猛地推開,戴金絲眼鏡的男人帶著幾個黑衣人闖了進來:果然在這裡!把經書交出來!他手裡拿著把匕首,眼神貪婪。
老奶奶突然擋在經書前:你們休想動青梧守護的東西!
陸哲把林夏和蘇曉往後推:你們帶著經書先走,從後門去藏書閣!我來拖住他們!他撿起地上的琴凳,擺出防禦的姿勢。
蘇曉迅速把經書塞進揹包:我們在藏書閣門口等你!她拉著林夏往琴房後門跑,身後傳來打鬥的聲音和男人的怒吼。
音樂樓的後門通向一片竹林,月光穿過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兩人在竹林裡穿梭,揹包裡的經書彷彿有了重量,壓得林夏心頭沉甸甸的。
那些人到底是誰林夏喘著氣問。
可能是文物販子!蘇曉一邊跑一邊操作手機,我剛纔給校保衛處發了訊息,還定位了我們的位置。她突然停下腳步,指著前方,藏書閣到了!
藏書閣是棟中式建築,飛簷翹角,門口掛著南華藏書閣的匾額。月光下,閣樓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長,像個沉默的守護者。兩人剛跑到門口,就看到陸哲追了上來,白襯衫被劃破了一道口子。
他們被我甩在竹林裡了,快走!陸哲推開藏書閣的大門,裡麵瀰漫著舊書的黴味和檀香混合的氣息。
一樓大廳空蕩蕩的,隻有高大的書架和中間的閱覽桌。陸哲走到牆角的青銅鼎前,按照地圖上的指示轉動鼎耳。隨著哢嚓一聲輕響,書架緩緩移開,露出後麵的石階。
地宮就在下麵。陸哲打開手機手電筒,這裡以前是校史館的密室,後來廢棄了。
三人沿著石階往下走,石階陡峭濕滑,牆壁上掛著昏暗的油燈。越往下走,空氣越潮濕,隱約能聽到滴水的聲音。地宮的入口是道石門,上麵刻著守文脈,傳薪火六個大字。
蘇曉從揹包裡拿出經書,月光透過地宮頂部的透氣窗照在絹紙上,地圖上的紅點正好對準石門上的凹槽。陸哲把拚好的玉佩放進凹槽,石門發出沉重的響聲,緩緩向內打開。
第六章
地宮奇遇
石門後是間寬敞的地宮,四壁擺滿了書架,中央的石台上放著個琉璃罩,裡麵隱約可見卷軸的輪廓。月光從透氣窗灑進來,照亮了漂浮的塵埃,整個地宮安靜得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
那就是《南華經》的完整收藏林夏輕聲問,生怕驚擾了這裡的寧靜。
陸哲走到石台前,琉璃罩上刻著複雜的花紋,邊緣有個鑰匙孔,形狀正好和林夏的玉簪吻合。青梧的玉簪應該就是鑰匙。
林夏猶豫了一下,把玉簪插進鑰匙孔。隨著哢噠聲,琉璃罩緩緩升起,露出裡麵的紫檀木盒。盒子打開的瞬間,一股淡淡的墨香飄散開來,裡麵整齊地擺放著十二卷《南華經》真跡,每一卷都用錦緞包裹著。
終於找到了……陸哲的聲音帶著顫抖,他輕輕拿起一卷經書,指尖拂過泛黃的絹紙,爺爺在日記裡說,這經書是唐代高僧手抄本,全國僅此一套。
蘇曉突然指著石壁:你們看,牆上有字!
三人湊近石壁,上麵刻著密密麻麻的題記,記錄著曆代守護者的名字,最早的落款是光緒二十三年
沈敬之。沈敬之應該是沈青梧的父親。林夏恍然大悟,原來守護經書是沈家的世代傳承!
就在這時,地宮入口傳來腳步聲,戴金絲眼鏡的男人帶著人闖了進來:把經書交出來!彆逼我們動手!
陸哲把林夏和蘇曉護在身後,拿起石台上的青銅燭台:這是學校的文物,絕不能讓你們帶走!
男人冷笑一聲:彆裝了,陸景明當年就是為了獨吞經書才害死沈青梧的!你們陸家根本冇資格談守護!
你胡說!陸哲激動地反駁,我爺爺從來冇害過青梧學姐!他臨終前還在唸叨要找到經書,完成她的遺願!
林夏突然想起古書中的內容:書上說沈青梧當年是為了引開日軍才故意失蹤的!她把經書藏好後,就加入了抗日隊伍,根本不是被人害死的!
男人臉色一變:你怎麼知道這些
因為這本書裡有她的日記!蘇曉舉起《南華舊事》,最後幾頁記錄了她的真實經曆,她在1945年抗戰勝利後就去世了,臨終前還托人把玉佩分成兩半,一半留給陸家,一半留給沈家後人。
這時,地宮外傳來警笛聲,越來越近。男人臉色慘白,轉身想跑,卻被及時趕到的校保衛處人員攔住。你們涉嫌盜竊文物,跟我們走一趟!保衛處主任厲聲說道,示意手下把黑衣人製服。
戴金絲眼鏡的男人被帶走時,不甘心地喊道:你們鬥不過命運的!每隔八十年,守護經書的人都會重複當年的故事!
警笛聲漸漸遠去,地宮恢複了寧靜。陸哲看著石台上的經書,突然笑了:爺爺要是知道我們找到了經書,肯定會很開心。
林夏拿起沈青梧的玉簪,月光下玉簪泛著溫潤的光:原來我和她的相似不是巧合,我外婆說過,我們家祖上姓沈,說不定我就是她的後人。
蘇曉掏出手機:快看!我破解了樂譜的密碼,上麵寫著‘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她指著石壁上的題記,我們也把名字刻上去吧,證明我們來過!
陸哲從揹包裡拿出美工刀,在石壁最下方刻下三個名字:林夏、蘇曉、陸哲,旁邊標註著日期:公元2023年
秋分。刻完最後一筆,三人相視一笑,地宮的月光彷彿也變得溫暖起來。
第七章
梧桐再遇
一週後,學校為找到《南華經》真跡舉辦了表彰大會。林夏、蘇曉和陸哲站在主席台上,接受校長頒發的校園文化守護者證書。台下掌聲雷動,林夏看到人群中的老奶奶,她正笑著朝自己揮手。
經書被妥善收藏在校史館,成為南華大學的鎮館之寶。那本《南華舊事》被整理出版,沈青梧和陸景明的故事傳遍了校園,成為新的傳奇。
302宿舍的窗外,梧桐樹的葉子漸漸變黃,桂花香卻越來越濃。林夏坐在書桌前,翻看著新出版的《南華舊事》,書裡夾著張三人在地宮的合影,照片上的他們笑得燦爛。
在想什麼呢蘇曉抱著筆記本電腦過來,螢幕上是她剛破解的古樂譜,音樂係的老師說要把這首曲子編成合唱,下週在迎新晚會上表演呢。
林夏指著窗外:你看那棵梧桐樹,包裹消失後,好像長出了新的枝椏。
蘇曉探頭看去,老梧桐的樹乾上確實抽出了嫩綠的新芽,在秋風裡輕輕搖晃。這大概就是‘生生不息’吧。她突然擠了擠眼睛,樓下那個美術係的帥哥又來了,說是要請我們吃飯感謝幫忙找經書呢。
林夏臉頰微紅,合上書:彆胡說,他是來討論校史插畫的。
三人在學校的銀杏道上散步,金黃的落葉鋪滿路麵,踩上去沙沙作響。陸哲手裡拿著畫板,正在畫遠處的鐘樓:校史館讓我畫一組關於經書守護的插畫,想請你們當模特。
冇問題!蘇曉拍著胸脯,不過得請我們吃食堂的糖醋排骨,最近總熬夜查資料,得補補。
陸哲笑著點頭:好,管夠。他看向林夏,懷錶在陽光下閃著光,週末要不要一起去看看沈青梧的故居爺爺留下的日記裡提到過地址。
林夏看著他清澈的眼睛,想起照片上陸景明和沈青梧的笑容,輕輕點頭:好啊。
秋風捲起落葉,在空中打著旋兒,像是時光的迴響。老宿舍樓的藤蔓依舊在生長,梧桐樹枝椏間再冇有奇怪的包裹,隻有嘰嘰喳喳的鳥兒跳來跳去。
晚上回到宿舍,林夏發現書桌上多了個信封,冇有郵票,隻有用紅漆寫的302。她拆開信封,裡麵是片乾枯的梧桐葉,葉脈清晰,像是被精心儲存了很久。葉子背麵用鋼筆寫著一行小字:故事未完,等待新的開始。
蘇曉湊過來看,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這字跡……和沈青梧日記裡的一模一樣!
林夏把梧桐葉夾進《南華舊事》裡,月光透過窗戶照在書頁上,彷彿有細碎的光點在跳動。她知道,屬於南華大學的奇遇故事還在繼續,而她們的故事,纔剛剛開始。
宿舍門軸又發出吱呀聲,像是有人在輕輕推門。林夏和蘇曉對視一眼,同時笑了起來——這所古老的大學裡,永遠不缺溫暖的秘密和未完待續的奇遇。窗外的桂花香混著書香飄進來,在秋夜裡釀成了最動人的時光。
-
點擊彈出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