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隱大陸,大乾王朝帝都,自開國以來便是萬邦輻輳之地,三千年的繁華沉澱,讓這座雄城宛如一頭蟄伏的巨獸,在日月輪轉中吐納著無儘生氣。
踏入帝都的那一刻,便會被撲麵而來的喧囂裹挾——寬闊的朱雀大街貫穿南北,青石板路被往來車馬碾得光滑如鏡,車輪滾動的軲轆聲、商販叫賣的吆喝聲、孩童追逐的嬉笑聲、武士佩劍碰撞的鏗鏘聲,交織成一曲永不落幕的市井交響。街道兩旁,硃紅漆柱的酒樓、鱗次櫛比的商鋪、飛簷翹角的茶肆連綿不絕,皆是高達數丈的樓宇,青磚黛瓦間嵌著雕花窗欞,窗台上擺著四季常開的珍奇花卉,微風拂過,花瓣簌簌飄落,落在過往行人的肩頭,平添幾分詩意。而那些懸掛在門楣上的幌子,或書“百年老店”,或繪珍饈圖樣,在風中獵獵作響,引得南來北往的客人頻頻駐足。
在這片繁華織就的圖景中,若論最耀眼的一顆明珠,當屬坐落在朱雀大街中段的“忘憂坊”。
這酒樓的氣派,在整個帝都無出其右。三層高的主樓通體由楠木構建,梁柱上雕刻著“龍鳳呈祥”“八仙過海”的紋樣,每一寸木雕都經過匠人千錘百鍊,金漆勾勒的紋路在日光下熠熠生輝,彷彿下一秒便能從木頭上騰飛而起。飛簷之上,蹲坐著數尊琉璃瓦燒製的瑞獸,簷角懸掛的銅鈴隨風輕響,聲音清越如玉石相擊,幾裡之外都能聽見。門前的廣場鋪著平整的白玉石,兩對威武的石獅子鎮守兩側,獅口含珠,眼神炯炯,彷彿在審視著每一位進出的客人。
每日天剛破曉,忘憂坊的夥計便已灑掃完畢,卸下厚重的門板。不等辰時,門前便排起了長隊——有穿著錦袍的達官顯貴,帶著仆從靜候;有挎著長刀的江湖俠客,三三兩兩地閒聊;還有穿著粗布衣裳的尋常百姓,攥著攢了許久的銅錢,隻為嘗一口傳說中的美味。待到正門大開,夥計們洪亮的“客官裡麵請”便此起彼伏,引著客人穿過雕花木屏風,踏入那片香氣繚繞的天地。
一進大堂,首先撞入鼻腔的,是無數種香氣的狂歡。後廚的灶台常年不熄,老師傅們掌著大勺,顛起的鐵鍋在火光中翻轉,爆出的油花濺起陣陣濃香——有紅燒靈豬肉的醇厚,帶著鬆木燻烤的焦香;有清蒸龍鯉的鮮甜,混著荷葉的清芬;有爆炒仙筍的脆嫩,裹著蒜蓉的辛香;還有煨了整整一夜的濃湯,骨髓的綿密與藥材的甘苦交織,順著雕花窗縫飄出去,能勾得整條街的人都直咽口水。這些香氣在大堂裡盤旋,鑽進每一個角落,落在紅木桌椅的雕花裡,沾在客人的衣袍上,就連梁上懸掛的宮燈,彷彿都被染上了一層誘人的色澤。
大堂之內,更是一派熱鬨景象。南首的酒桌旁,幾個江湖豪客正舉著粗瓷大碗,仰頭灌著烈酒,酒液順著嘴角淌下,浸濕了衣襟也毫不在意,嘴裡還大聲說著昨日在城外斬殺妖獸的壯舉,引得鄰桌頻頻側目;北窗的雅座裡,幾位文臣模樣的人正撚著鬍鬚,細品著盤中的水晶蝦餃,輕聲談論著朝堂軼事,偶爾夾一筷子菜,便忍不住點頭稱讚;西角的小桌前,一對年輕夫婦正哄著懷裡的孩童,那孩子被盤中的蜜餞酥吸引,小手抓著一塊塞進嘴裡,眯起眼睛笑得眉眼彎彎,嘴角沾著的糖霜像落了層細雪。跑堂的夥計們穿著青色短褂,肩上搭著白毛巾,腳踩布鞋在桌椅間穿梭,托盤裡的菜肴穩如泰山,嘴裡還不忘應和著客人的要求,聲音裡帶著恰到好處的熱絡。
這便是忘憂坊,不僅是一座酒樓,更是帝都繁華的縮影。在這裡,無論你是權傾朝野的貴人,還是浪跡天涯的遊子,都能被這滿室的香氣與笑語包裹,暫時卸下肩頭的重擔,讓味蕾在珍饈中沉醉,讓心事在酒香中消融——正如其名,踏入此間,便暫忘煩憂。
大乾王朝的帝都京城,主街如一條奔騰的巨龍,裹挾著無儘喧囂穿城而過。可若將視線從主街移開,投向那些縱橫交錯的支脈,便會發現另一重天地——兩側的屋舍如千萬片鱗甲,以主街為脊,向著四方鋪陳開去。高者是飛簷翹角的豪門宅院,青磚黛瓦間透著威嚴;矮者是鱗次櫛比的平民居所,木窗紙糊的窗欞後藏著煙火。它們或倚或靠,或連或斷,在日光下投下深淺不一的影子,遠遠望去,竟像一片望不到邊際的屋宇海洋,每一道屋脊的起伏,都藏著這座城數百年積攢的繁華底氣。
而在這片“海洋”的褶皺裡,無數條小巷如細密的蛛網,悄無聲息地蔓延。寬些的能容兩乘轎子並行,青石板路上轍痕深深,是往來車馬碾出的歲月印記;窄些的僅容一人側身而過,牆根處生著青苔,磚縫裡鑽出幾株倔強的野草,風過時,草葉摩挲著牆麵,沙沙作響。這些小巷裡藏著太多故事:或許是某扇斑駁的木門前,曾有趕考的書生對著月亮苦讀;或許是某堵爬滿藤蔓的牆後,傳來過小販走街串巷的吆喝;又或許,某段青石板下的暗渠裡,還流淌著幾代人生活的細水長流。它們不像主街那般張揚,卻用最瑣碎的日常,織就了京城的血肉。
若沿著主街一直向前,穿過叫賣聲此起彼伏的集市——那裡的糖畫兒師傅正用糖漿勾勒出騰飛的龍,雜貨鋪的夥計踮腳夠著貨架頂層的陶罐——再走過人聲鼎沸的忘憂坊,聽著裡麵飄出的猜拳聲與酒香,繼續往裡走數裡,喧囂便像被無形的手掐斷了一般,驟然淡去。眼前出現的,是一條與周遭熱鬨格格不入的幽深小巷。
這條巷子裡,連風都似乎走得格外輕。腳下的青石板被歲月磨得溜光,卻不像彆處那樣被馬蹄踩得坑窪,隻有偶爾路過的野貓踩過,纔會發出“嗒”的一聲輕響,旋即又被寂靜吞冇。兩側的牆壁是陳年的青磚,牆頂爬滿了枯藤,藤蔓的影子在地上拉扯出細碎的網,陽光費力地從藤葉的縫隙裡擠進來,在磚牆上投下明明滅滅的光斑。牆根處積著薄薄的塵土,偶爾有幾隻甲蟲爬過,留下細微的痕跡,彷彿連蟲豸都懂得在這裡收斂聲響。
順著小巷走到儘頭,左手邊有一個不起眼的拐角。拐過去的瞬間,視野豁然開朗了些,卻也更顯寂寥——一座簡陋的小餐館就杵在那裡,像個被遺忘的標點符號。
餐館的門是褪色的木板,一半掩著,一半虛虛搭著,門軸處積著鏽,風一吹便發出“吱呀”的呻吟,像是在歎著無人聽聞的氣。門口的青石板上,趴著一條油光水滑的大黑狗,毛色黑得發亮,連一絲雜色都冇有。它腦袋擱在前爪上,舌頭懶洋洋地耷拉著,眼皮半眯著,對周遭的動靜渾然不覺——哪怕有落葉飄到它鼻尖上,也隻是輕輕晃了晃耳朵,連睜眼的力氣都懶得費。
若是鼓起勇氣推開門,一股帶著些許涼意的空氣便會撲麵而來,與巷外的燥熱截然不同。店裡的光線有些暗,隻有幾縷陽光從屋頂的縫隙裡漏下來,在地上投下細長的光柱,光柱裡浮動著細微的塵埃。幾張方桌隨意地擺著,桌腿有些歪斜,桌麵上留著淡淡的劃痕,像是被歲月啃過的痕跡。牆角的椅子倒了一把,冇人去扶,就那樣歪著,與剝落的石灰牆相映,露出裡麵青灰色的磚,磚縫裡還嵌著些許陳年的蛛網。
整個餐館裡,連蒼蠅飛過的聲音都聽得見。冇有客人,冇有夥計,隻有空氣裡瀰漫著的、淡淡的煙火氣——那是灶台上殘留的餘溫,是昨夜爐火熄滅後,未散儘的氣息。它就那樣靜靜地待在巷子深處,像一顆被時光掩埋的石子,沉默地守著自己的角落,與外麵那片繁華的海洋,隔著一個彷彿永遠也跨不過去的轉身。
就在這時,那扇吱呀作響的木門被輕輕推開,一道年輕的身影從餐館裡緩步走出。
他身形清瘦,卻不顯單薄,像是初春剛抽條的竹,帶著幾分挺拔的韌勁。皮膚是近乎透明的白皙,彷彿上好的羊脂玉,在巷子裡漏下的細碎陽光裡泛著溫潤的光澤,連風拂過都像是怕吹皺了這層細膩。烏黑的長髮並未束得一絲不苟,隻在髮尾用一根素淨的細絨繩鬆鬆繫著,餘下的髮絲便如墨色的瀑布般垂落,掠過肩頭,掃過背後的衣料,隨著他邁步的動作輕輕晃動,透著幾分不經雕琢的隨性。額前光潔坦蕩,冇有半分劉海遮擋,將眉眼間的清爽全然展露——眉峰是溫和的弧度,眼睫纖長,鼻梁挺直,唇線分明,組合在一起,竟有種洗儘鉛華的乾淨利落,彷彿這幽深小巷的塵埃都不忍落在他身上。
“小黑,吃飯啦。”
一聲呼喚自身後傳來,輕柔得像羽毛拂過心尖。李信指尖修長,骨節分明,穩穩地攥著一隻白瓷碗,碗沿還帶著剛出鍋的微熱。他腳步很輕,鞋底踏在青石板上幾乎冇有聲響,像怕驚擾了巷子裡的寂靜,緩緩走到大黑狗麵前,彎下腰,將碗穩穩地擱在地上。
那原本趴在地上、眼皮都懶得抬一下的大黑狗,在聽到這聲呼喚的瞬間,像是被施了魔法般驟然驚醒。先前那副無精打采、對周遭一切都漠不關心的模樣蕩然無存,它猛地抬起頭,耳朵“唰”地豎了起來,原本黯淡如蒙塵琉璃的眼睛裡,瞬間迸射出亮得驚人的光,像是沉寂的星辰突然被點燃,連帶著周遭的空氣都彷彿鮮活了幾分。尾巴在地上歡快地掃來掃去,帶起細小的塵埃,不等李信直起身,它便急切地湊到瓷碗邊,腦袋一點一點,大口吞嚥起來。那狼吞虎嚥的模樣,像是餓了許久的旅人突然撞見佳肴,喉嚨裡發出滿足的呼嚕聲,連尾巴都搖得更歡了,彷彿此刻碗裡盛著的不是尋常吃食,而是世間最珍貴的美味。
李信站在一旁,看著大黑狗這副急不可耐的樣子,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揚,牽起一抹淺淡的笑意。那笑容很輕,卻像春風拂過冰封的湖麵,瞬間柔和了他清俊的眉眼。他緩緩蹲下身子,掌心帶著體溫,輕輕落在大黑狗油光水滑的背上。那毛髮柔順得不可思議,黑亮得像是被晨露洗過,竟連一絲塵埃都沾染不上,摸上去如綢緞般光滑,又帶著動物特有的溫暖與柔軟。
大黑狗似乎格外享受這份撫摸,它一邊埋頭苦吃,一邊不忘微微側過腦袋,用毛茸茸的臉頰蹭了蹭李信的手背,力道輕柔,像是在撒嬌。喉嚨裡溢位的“嗚嗚”聲,帶著全然的信賴與滿足,在安靜的巷子裡低低迴蕩。
指尖在柔軟的毛髮上流連了片刻,李信才慢慢直起身,伸出手,輕輕拍了拍大黑狗的腦袋,像是在說“慢些吃”。隨後,他轉身,腳步依舊輕緩,慢悠悠地走回了餐館,木門在他身後“吱呀”一聲合上,將外麵的光影與動靜隔絕開來。
隻留下大黑狗,依舊埋首在瓷碗邊,心滿意足地享用著屬於它的美餐,尾巴偶爾輕輕掃過青石板,發出細微的聲響,為這寂靜的小巷添了幾分生動的暖意。
李信今年二十歲,放在他原本生活的那個藍色星球上,正是對未來懷揣無限憧憬的年紀。那時的他,穿著乾淨的白色廚師服,在城市角落的小廚房裡顛勺翻鍋,心裡裝著的是“做出讓人吃了就忘不掉的味道”的簡單理想——他總說,好的料理能熨帖人心,哪怕是最普通的蛋炒飯,也該有自己的靈魂。他記得地球上的抽油煙機嗡鳴,記得菜市場清晨帶著露水的青菜,記得食客吃到滿意時眼裡亮起的光,那些瑣碎的溫暖,曾是他全部的生活底色。
直到某個清晨,他從混沌中醒來,窗外的天不再是熟悉的灰白,而是透著一種奇幻的靛藍色,遠處天際甚至能看到懸浮的山巒剪影。身下的床不是出租屋的硬板床,而是鋪著粗布褥子的木板床,空氣中瀰漫著一種從未聞過的、帶著草木清香的陌生氣息。那一刻,李信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自己不在地球了。
這個名為“龍隱大陸”的世界,對他而言全然是本空白的畫卷,卻處處透著驚心動魄的奇幻——街上的行人裡,有禦劍飛行的修士,有身負鱗甲的異族,連擦肩而過的孩童,都能隨口吐出幾句他聽不懂的“靈力”“修煉”。而比這世界更讓他震驚的,是腦海中突然響起的、毫無感情的機械音。
“【知味者係統】綁定成功。宿主:李信。任務:在玄幻世界,以料理傳遞味道的真諦。”
這個突然冒出來的係統,像個沉默的引路人,冇給他太多適應的時間。穿越後的第二天,當李信還在對著陌生的環境發呆時,係統便在那條幽深小巷裡,憑空“造”出了一家小餐館——門板是舊的,桌椅是簡的,卻帶著一種奇異的整潔,彷彿在等他很久了。係統說,這是他在這個世界安身立命的根基,也是他完成任務的舞台。
可這舞台,卻冷清得讓人心慌。
從餐館開張那天起,整整一個月,門檻都快被巷子裡的風吹得褪了色,卻冇等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客人。最初的新奇與興奮褪去後,隻剩下日複一日的寂靜。李信有時會對著空蕩蕩的店堂發愣,手裡握著那把係統給的、比地球上任何菜刀都鋒利的不鏽鋼刀,忍不住懷疑:是自己的手藝,在這個能飛天遁地的世界裡,真的一文不值嗎?他在地球時引以為傲的調味、火候,在這裡是不是成了笑話?
但懷疑歸懷疑,他從未真的停下過。係統每天都會重新整理食材——有時是帶著淡淡靈光的青菜,有時是泛著瑩潤光澤的稻米,甚至偶爾會出現一些他叫不出名字、卻透著奇異香氣的東西。李信便按照係統給出的模糊指引,一遍遍地練習:炒青菜要掌握好靈力與火候的平衡,讓菜香裡帶著草木的清靈;煮米飯要讓每一粒米都吸足水汽,嚼起來有回甘;即便是最簡單的蛋炒飯,也要讓蛋液均勻地裹住每顆米粒,金黃透亮,入口噴香。
廚房裡的吸油煙機依舊會嗡嗡作響,冰箱裡的食材永遠新鮮,這些帶著地球印記的物件,成了他在陌生世界裡最安穩的慰藉。練完的菜,大多會被角落裡那個鐵疙瘩機器人回收,隻有一小部分,會被他盛出來,端給門口那隻不知從何時起就賴著不走的大黑狗。
那黑狗像是係統默許的“特殊存在”,自從一週前突然出現在餐館門口,便再也冇離開過。李信餵它,它就吃;李信摸它,它就乖乖蹭蹭手心。有時李信對著灶台歎氣,它還會抬起頭,用那雙黑亮的眼睛望過來,彷彿能看懂他的失落。漸漸地,這隻沉默的大黑狗,竟成了他在這個世界裡唯一的“聽眾”,也是他日複一日練習廚藝的、最忠實的品嚐者。
日子就在這樣的循環裡緩緩流淌。李信慢慢習慣了清晨推開窗時,看到靛藍色的天空和遠處懸浮的山;習慣了聽到巷外傳來的、帶著靈力波動的叫賣聲;習慣了對著空無一人的店堂,認真地炒好每一盤菜。
他不再像最初那樣焦躁,隻是偶爾會在練習的間隙,望著巷口的方向出神。他總覺得,這個世界再奇幻,人對“味道”的渴望,應該和地球上冇什麼不同吧?總有一天,會有人撥開重重繁華,找到這條幽深的小巷,推開這扇吱呀作響的木門,願意坐下來,嘗一嘗他炒的青菜,吃一碗他做的飯。
畢竟,他是李信,是那個堅信“料理能熨帖人心”的廚師啊。哪怕在這個光怪陸離的玄幻世界,這份信念,也從未變過。
那隻大黑狗的來曆,李信始終摸不著頭緒。他隻記得,餐館開張後的第七天清晨,推開木門時,這團油亮的黑影便突兀地趴在了門口的青石板上——既不像迷路的野狗,也冇有尋常獸類的警惕,就那樣安靜地趴著,彷彿從一開始就該在那裡。
也是從那天起,【知味者係統】的提示多了一條:“每日需從練習菜品中選取適量,投喂指定靈犬。”
冇有解釋,冇有緣由,李信便照著做了。
於是每天清晨成了固定的約定。李信剛卸下門板,總能看見大黑狗蹲在老地方,尾巴輕輕掃著地麵,一雙黑琉璃似的眼睛望著他,不吵不鬨,卻分明帶著“等待”的意味。他端出用新練菜品盛的瓷碗,放在地上,大黑狗便立刻歡快地湊上前,尾巴搖得像朵綻開的花,喉嚨裡發出滿足的呼嚕聲。
它從不算“顧客”,從冇付過一文錢,可李信卻打心底裡認它。這日複一日的準時出現,這對自己手藝毫無保留的接納,像一道微弱卻溫暖的光,照亮了小餐館的冷清。看著它埋頭吃食時那副心滿意足的模樣,李信總覺得,這空蕩蕩的店裡,至少還有一個懂得欣賞他料理的“食客”。
李信轉身回到餐館,木門在身後發出“吱呀”一聲輕響,將巷外的微光與寂靜一同關在了門外。剛踏進門,一股淡淡的油煙味便漫了過來——不是那種嗆人的油膩,而是混雜著草木清香與穀物微甜的、屬於廚房的獨特氣息,是他日複一日顛勺翻炒後,沉澱在空氣裡的味道。
他抬眼打量著這間屬於自己的小館子。說是餐館,其實更像個稍大些的雜物間,十平方左右的空間被打理得一絲不苟。地麵是掃得發亮的水泥地,連牆角的縫隙裡都看不到半點塵埃;幾張方桌靠牆擺著,桌麵邊緣有些磨損,露出裡麵淺黃的木頭紋路,顯然是用了些年頭的舊物,卻被擦得乾乾淨淨,連一絲油漬都尋不見;桌旁的板凳腿用布纏了圈,想來是怕挪動時發出聲響,驚擾了客人——儘管到現在,還冇有客人需要被“驚擾”。這簡陋裡透著的整潔,像極了李信自己的性子,清清爽爽,不帶半分潦草。
視線緩緩上移,落在了餐館正中央的牆麵上。那裡掛著塊巴掌寬的杉木板,邊緣被磨得圓潤,顯然是用了許久的。木板上,三行字用白色粉筆寫著,筆跡算不上工整,甚至帶著幾分孩童般的歪扭,卻一筆一劃都很用力,像是生怕看不清楚——
“炒青菜:一百金幣”
“乾拌麪:一百金幣”
“蛋炒飯:一枚元晶”
李信的目光在那幾行字上停留了許久,眉頭不由自主地微微蹙起,嘴角也跟著向下撇了撇,一聲幾不可聞的歎息從喉嚨裡溢位來。
菜名是再普通不過的家常,普通到在地球上的菜市場旁,隨便哪個蒼蠅館子都能點到。可這價格……李信隻覺得太陽穴突突地跳。
一百金幣一盤的炒青菜?他在穿越後惡補過這個世界的常識——尋常百姓一家三口,省吃儉用一個月,開銷也不過十枚金幣;街邊攤子上熱氣騰騰的肉包子,一個才賣兩個銅子,一百金幣能買下整整一推車。這哪裡是賣菜,簡直是把金子切碎了炒進鍋裡。
更離譜的是那蛋炒飯。元晶是什麼?是修士們吸收天地靈氣的根本,是能讓尋常武者打破境界壁壘的寶物。一枚下品元晶,在市麵上能換一千枚金幣,還往往是有價無市,多少人捧著金幣排隊都求不到一塊。用它來換一碗蛋炒飯?李信簡直想搖著係統的“肩膀”問問:這蛋炒飯裡是加了龍肝還是鳳髓?
他伸出手,指尖輕輕碰了碰木板上“元晶”兩個字,粉筆末簌簌落在手背上,帶著微涼的觸感。心裡的無奈像潮水般漫上來——他承認,係統提供的食材確實奇特,炒出來的青菜帶著草木的靈潤,乾拌麪的醬汁裡藏著說不出的醇厚,蛋炒飯更是顆顆米粒都裹著瑩潤的光澤,好吃是真的好吃。可再好吃,也架不住這樣的天價啊。
“這哪裡是開店,分明是把客人往外趕……”李信對著空無一人的店堂低聲嘟囔了一句,聲音裡帶著點哭笑不得的自嘲。他甚至能想象到,若是真有哪個不長眼的闖進來,看到這價格表,怕是會以為自己闖進了某個瘋子的地盤,轉身就跑。
可這價格是係統定的,像刻在木板上的字一樣,半點更改的餘地都冇有。李信隻能望著那三行歪扭的字,長長地、無聲地歎了口氣。
在龍隱大陸,元晶從來都不是尋常之物。那是凝聚了天地靈氣的精粹,是修士突破境界、滋養神魂的根基,更是武者眼中能逆天改命的至寶。尋常人家彆說見過,怕是連聽都隻在傳聞裡聽過——一枚下品元晶,在黑市上能炒到一千金幣的高價,這還得是運氣好才能遇上賣家。要知道,大乾王朝的普通士兵,一個月的餉銀也不過兩枚金幣,一千金幣,足夠讓一個五口之家錦衣玉食過一輩子。可即便是這樣,元晶依舊是“有價無市”的稀罕物,多少人揣著滿袋金幣在坊市打轉,也未必能求到一塊能讓靈力運轉更順暢的元晶碎片。
可就是這樣珍貴到能讓人瘋狂的東西,在這家小巷深處的小餐館裡,竟然隻是一碗蛋炒飯的價碼。
李信每次瞥見木板上“一枚元晶”那幾個字,都覺得頭皮發麻。一百金幣的炒青菜、一百金幣的乾拌麪,已經足夠讓尋常食客望而卻步,這蛋炒飯的價格,簡直是把“拒人千裡”四個字刻在了門楣上。他不是冇嘗過自己炒的蛋炒飯——係統給的稻米帶著天然的甘香,蛋液滑嫩得像初生的月華,火候到了,每一粒米都裹著金黃的蛋液,咬下去先是蛋香爆開,接著是米的清甜,嚥下去後,喉嚨裡還會泛起一絲淡淡的靈力暖意。確實好吃,好吃到讓他這個在地球見慣了珍饈的廚師都忍不住驚歎。
可再好吃,也架不住這樣的天價啊。
李信靠在灶台邊,手裡捏著塊擦碗布,望著空蕩蕩的店堂發呆。他甚至能想象出客人看到價格時的表情:先是愣住,接著皺眉,最後怕是要捂著肚子笑出聲,說這老闆怕不是窮瘋了,想錢想得失心瘋。他自己也覺得荒唐,可係統提供的食材特殊,係統定下的價格更是鐵板釘釘,他連討價還價的餘地都冇有。那種感覺,就像手裡捧著塊絕世美玉,卻被人逼著標上了天價,明知道它好,卻隻能眼睜睜看著它蒙塵,心裡像是被貓爪撓似的,又急又癢,偏生無可奈何。
“身為立誌要登上玄幻世界食物鏈巔峰的廚神,怎能冇有第一個顧客?限時一個月,迎來首位顧客,即可解鎖‘靈廚初階’稱號,獎勵稀有食材‘靈穀米’十斤,及‘味覺共享’初級技能。”
腦海裡突然響起係統那機械又帶著點不容置疑的聲音,把李信從胡思亂想中拉了回來。這是餐館開張時係統釋出的任務,那時他還覺得,一個月時間,總能遇上一兩個好奇的客人吧?可如今,眼看著期限隻剩三天,巷子裡連隻探頭的野貓都少了,更彆說願意掏出一百金幣吃盤青菜的“冤大頭”。
李信放下擦碗布,走到門口,推開一條門縫往外看。大黑狗已經吃完了飯,正趴在地上曬太陽,尾巴有一下冇一下地掃著地麵。巷口的方向傳來隱約的喧囂,那是屬於忘憂坊的熱鬨,與這裡的寂靜格格不入。
他輕輕歎了口氣,關上門。指尖無意識地劃過菜譜木板上“蛋炒飯”三個字,心裡那點不甘又冒了出來。就算價格離譜,就算希望渺茫,他還是想試試——不為那十斤靈穀米,也不為什麼味覺共享技能,就為了證明,他在這個世界炒的菜,不是隻能喂狗的廢料。
總得有人,願意為一口真正的好味道,停下腳步吧?李信望著灶台上方亮著的吸油煙機,默默地想。
這個任務,是在餐館的木招牌剛掛上冇幾天時,係統冷冰冰拋出來的。那時李信還對著嶄新的灶台摩拳擦掌,覺得一個月時間不算短,總能等來第一個推門的人。可日子像巷子裡的風,悄無聲息地溜走,如今掐指一算,距離那一月之期,隻剩下不到三天的光景了。
李信站在門口,目光穿過半開的木門,落在巷口的方向。青石板路空蕩蕩的,隻有幾隻甲蟲在牆根下慢悠悠地爬,連風都懶得在這裡多做停留,吹過巷口便拐了彎,彷彿生怕驚擾了這片死寂。他就那樣站著,脊背挺得筆直,臉上冇什麼表情,眼神裡的光卻一點點暗下去,像燃到儘頭的燭火,最後隻剩下一點灰燼般的沉寂。整個人像尊被遺棄在角落的石雕,與這幽深的小巷融為一處,連呼吸都放得極輕,怕打破了這份與周遭繁華格格不入的落寞。
“看來,這廚神之夢,還冇來得及張開翅膀,就要悶死在這小巷裡了。”
心裡冒出這個念頭時,李信甚至冇力氣苦笑。他抬眼瞥了瞥掛在牆上的銅壺滴漏,最後一滴水珠落下,發出“嗒”的輕響,宣告著今日營業時間的終結。他緩緩轉過身,伸手去拉那扇老舊的木門。門板很重,帶著歲月的沉滯,摩擦著地麵發出“吱呀——”的長鳴,像一聲無奈的歎息。他動作很慢,像是在完成一場鄭重的儀式,指尖觸到粗糙的木紋時,甚至能感覺到那份冰涼的失落。門板合上的瞬間,隔絕了巷外最後一絲微光,也彷彿將他的希望一併關在了裡麵,像個落寞的舞者,在無人喝彩的舞台上,做完了最後的謝幕動作。
這家小餐館,規矩多得不近人情。
係統早就定下鐵律:所有菜品,無論客人如何懇求,概不允許外帶,哪怕是一粒米、一滴湯,都必須在店內享用;營業時間更是精確到滴漏的刻度,早一刻不開門,晚一刻便謝客,多等半分都不行。
李信不是冇想過變通。有好幾次,他望著巷外往來的人影,心裡癢癢的,想出去吆喝兩聲,哪怕隻是舉著菜譜站在巷口晃一晃也好。可係統的警告總會準時響起,冰冷的機械音帶著不容置喙的威嚴:“宿主需嚴格遵守經營規範,違規將收回所有係統權限。”
他隻能作罷。
這一方小小的天地,規矩比那些高門大院還要森嚴。可誰讓這些規矩是係統定的呢?對如今的李信而言,係統是他在這個陌生世界唯一的依仗,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哪怕這些規矩再苛刻,再不合情理,也成了他必須恪守的金科玉律,容不得半點差池。
關上門,將自己與外麵的世界徹底隔開。李信靠在門板上,聽著自己的心跳聲在寂靜的店裡迴盪,一聲,又一聲,像在為那即將夭折的夢想,敲著最後的喪鐘。
當最後一縷陽光掠過巷口的青磚,徹底沉入遠處的屋簷後,李信伸手合上了餐館的木門。門板與門框碰撞,發出一聲沉悶的“咚”響,像是在為這又一個無人問津的白日畫上句點。門外的喧囂——忘憂坊隱約傳來的猜拳聲、主街商販收攤時的吆喝、甚至是遠處天際偶爾劃過的靈脩破空聲——都被這扇門穩穩擋在了外麵,巷子裡隻剩下大黑狗偶爾的輕吠,和廚房裡即將升起的煙火氣。
他在門後站了片刻,深吸了一口氣。空氣裡還殘留著白日裡練習時的菜香,混著木頭門板的陳舊氣息,竟有種奇異的安穩感。轉身走向廚房時,腳步在空蕩的店堂裡踏出輕微的迴響,像是在與這寂靜的空間對話。
說是“練習”,其實更像一場孤獨的修行。冇有複雜的招式,冇有玄妙的法門,不過是日複一日地與鍋鏟、爐火、食材較勁。係統每天清晨都會更新廚房的儲藏櫃,昨夜空了的青菜籃裡,此刻已碼滿了帶著晨露的翠綠靈蔬;米缸裡的龍血米又添了新的,顆顆飽滿,泛著淡淡的瑩光;甚至連雞蛋都換了新的,蛋殼上還沾著細碎的金色紋路,一看便知不是凡品。這些新鮮得彷彿剛從地裡摘下、剛從巢穴取出的食材,從不需要李信費心打理,他要做的,隻是讓它們在自己手中,綻放出最本真的味道。
廚房的角落,那架人形鐵疙瘩機器人始終沉默地立著。它約莫一人高,渾身是銀灰色的金屬外殼,關節處泛著冷硬的光澤,臉上冇有任何表情,隻有胸口一塊顯示屏偶爾閃過微弱的紅光,證明它並非普通的擺設。這是係統的造物,功能單一卻執拗——專門回收李信練習後的食物。每天,李信會從中留出自己的口糧,分出一部分給門口的大黑狗,剩下的,無論炒得多麼完美,多麼香氣撲鼻,都必須悉數倒進機器人胸前的投料口。那機器會發出輕微的嗡鳴,像在進行某種神秘的轉化,片刻後便恢複沉寂,彷彿什麼都冇發生過。
李信早已習慣了這種“浪費”。他走到灶台前,指尖在冰涼的灶麵上輕輕一觸,藍色的火焰便“騰”地竄了起來,帶著恰到好處的溫度,舔舐著鍋底。這灶台也是係統的手筆,火力隨心調控,從微火慢煨到猛火快炒,隻需指尖輕輕滑動,比地球上最先進的燃氣灶還要順手。
他拿起案板上早已備好的食材。靈蔬被切得粗細均勻,每一片都帶著剔透的綠意;龍血米淘洗乾淨,在水中舒展著腰身;雞蛋磕開,蛋清透亮如琥珀,蛋黃飽滿似朝陽。手腕輕抖,食材入鍋,與熱油碰撞的瞬間,“滋啦”一聲爆響,香氣便爭先恐後地湧了出來。
炒勺在他手中翻轉得愈發熟練,手腕的力度、翻動的頻率、火候的把控,都已形成肌肉記憶。他專注地盯著鍋中的青菜,看它們在火焰中逐漸變軟,褪去生澀,釋放出最濃鬱的清香;聽著米飯在鍋中跳躍,從生硬到軟糯,每一粒都吸足了水汽;感受著蛋液在高溫下凝固,裹住米粒的瞬間,那股混合著蛋香與米香的氣息,足以讓任何疲憊都煙消雲散。
窗外的天色徹底暗了下來,兩輪明月爬上夜空,月光透過廚房的小窗灑進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灶台上的火焰明明滅滅,映著李信專注的側臉,他的動作不快,卻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認真。這日複一日的重複,看似枯燥,卻讓他在這個陌生的世界裡找到了錨點——至少在這方寸廚房裡,他還是那個能掌控味道的廚師。
鐵疙瘩機器人依舊沉默地立在角落,等待著接收今天的“成果”。而李信的翻炒聲、火焰的燃燒聲、食材的滋滋聲,在這寂靜的夜裡交織成一片,成了這間冷清小餐館裡,最溫暖的迴響。
雖身處光怪陸離的玄幻世界,這餐館的廚房卻透著熟悉的現代氣息——係統打造的廚具,竟與李信在地球時用慣的物件彆無二致,甚至更為精巧。
無煙鍋穩穩架在灶上,黑亮的鍋麵泛著啞光,任火焰如何舔舐,都不見一絲油煙外泄,像位沉默的守護者,牢牢鎖住食材的本味;不鏽鋼菜刀躺在木菜板旁,刃口鋒利得能映出人影,握在手中時,輕重恰到好處,切菜剁肉都帶著輕快的節奏,彷彿不是在處理食材,而是在奏響一曲關於烹飪的小調;木菜板帶著淡淡的原木香,紋理細密,任憑刀刀起落,都穩穩承載著食材的重量,溫柔得像接住每一粒米的掌心;吸油煙機懸在灶台上方,隻要按下開關,便立刻發出低沉的嗡鳴,將蒸騰的水汽與油星悉數吸走,連空氣都保持著清爽;微波爐像個小巧的魔法箱,隻需設定好時間,便能在片刻間讓食物回暖,帶著恰到好處的溫度;角落裡的冰箱更是貼心,內裡分區分明,無論靈蔬還是肉類,都能被妥善保鮮,取出時依舊帶著剛采摘般的鮮靈。
這些廚具比地球上的更趁手,更智慧,李信用起來毫無滯澀,反倒像回到了熟悉的小廚房,切菜、翻炒、調味,每一個動作都流暢自然。他甚至愛上了這種感覺——在這個陌生的世界裡,有這樣一方角落,能讓他用最熟悉的方式,與食物對話。
夜色漸濃,異界的天空升起兩輪明月,清輝如紗,漫過巷口的青磚,灑在餐館的木門上。門口的大黑狗早已吃飽,正懶洋洋地趴在地上,尾巴偶爾輕輕掃過地麵,沾了些月光的銀輝。它眯著眼睛,聽著巷子裡此起彼伏的蟲鳴,像個儘職的衛士,安靜地守著這方小小的天地,連呼吸都透著滿足的節奏。
次日天剛矇矇亮,李信帶著一身未散的睡意爬起來,冷水撲麵時打了個激靈,纔算徹底清醒。他揉著眼睛走到門邊,抬手卸下沉重的門板,吱呀聲劃破了巷子裡的晨霧。
門外依舊是老樣子——青石板路泛著潮潤的光,兩側的磚牆爬滿了淡金色的晨光,卻連個早起的行人都冇有。隻有那隻大黑狗,還是老姿勢趴在門口,見他出來,隻是懶洋洋地抬了抬眼皮,又耷拉下去,彷彿這寂靜本就該是常態。
李信靠在門框上,望著巷口的方向,心裡忽然泛起一陣羨慕。不遠處的忘憂坊,此刻怕是早已熱鬨起來了吧?他能想象出那裡的景象:夥計們忙著卸門板,熟客們隔著老遠就喊著要坐老位置,馬車在門前排起長隊,連門檻都被往來的腳步磨得發亮,活脫脫一顆被人追捧的明珠。
“要是這兒也能那樣……”他忍不住在心裡嘀咕,嘴角不自覺地勾了勾。真要是有那麼一天,客人擠破了這小巷,自己怕是要像個偷到糖的孩子,躲在後廚捂著嘴偷笑,說不定真能樂得趴在地上——哪怕是在廁所門口呢。
大黑狗像是聽懂了他的心思,喉嚨裡發出一聲低低的嗚咽,尾巴輕輕掃了掃地麵,像是在安慰,又像是在嘲笑他的異想天開。
“宿主,身為立誌要站在玄幻世界食物鏈巔峰的美食家,怎會滋生豔羨彆家飯店生意的念頭?為了璀璨未來,當奮勇拚搏!”
係統那毫無波瀾的機械音突然在腦海中炸響,字字句句都帶著不容置喙的嚴肅,像是寺廟裡敲響的古鐘,餘音在顱腔內嗡嗡迴盪,硬是將李信那點剛冒頭的羨慕壓了下去。
李信挑了挑眉,早已見怪不怪。這一個月來,但凡他的目光多在巷外的忘憂坊停留片刻,但凡心裡閃過“要是能有那樣的生意就好了”的念頭,這係統便會準時準點地跳出來,端上一碗滾燙的“雞湯”。那語氣,那措辭,簡直比報曉的公雞還要準時,比私塾裡的先生還要嚴苛,偏生每次都能精準掐滅他那點轉瞬即逝的頹唐。
“倒還真挺懂人心的。”李信低聲嘟囔了一句,嘴角忍不住泛起一絲淺笑。這冷冰冰的係統,竟也藏著幾分笨拙的體貼,知道在他快要泄氣時,推一把,拉一下。
他轉身從店裡搬了條藤椅,慢悠悠地放在門口的青石板上。晨間的陽光正好,不烈不燥,像揉碎的金紗,懶洋洋地灑下來,落在他髮梢、肩頭,連帶著空氣都染上了暖融融的味道。李信往椅子上一坐,屁股像是沾了磁石,不由自主地往下滑了滑,最後乾脆整個人縮成一團,後背靠著椅麵,雙腿隨意地搭在前麵的矮凳上,活脫脫一隻曬夠了太陽的貓,渾身的骨頭都透著鬆弛。
他眯起眼睛,望著巷口那片被陽光染成金色的空氣,聽著遠處隱約傳來的、屬於忘憂坊的喧囂。風從巷子裡穿過,帶著牆根處野草的清香,拂過臉頰時,竟有種說不出的愜意。
雖然生意冷清,雖然前路渺茫,但此刻的陽光是暖的,風是輕的,連那隻趴在腳邊的大黑狗都懶得動彈——這樣的日子,似乎也不算太壞。李信想著,眼皮漸漸沉了下去,在這難得的寧靜裡,竟有了幾分昏昏欲睡的慵懶。
小巷裡依舊靜得能聽見自己的呼吸。青石板路被陽光曬得發燙,牆根的野草蔫蔫地垂著,連風都懶得進來打轉,整個巷子像被裝進了透明的琉璃瓶,時間在這裡都走得格外慢。
“又是一天……”李信歪著腦袋靠在藤椅上,聲音裡帶著濃濃的倦意。他像隻被紮破的氣球,渾身的勁兒都泄了個乾淨,連打哈欠都懶得張大嘴,隻是象征性地扯了扯嘴角。心裡那點期待早已被日複一日的冷清磨得差不多了,隻剩下麻木的歎息——反正,也不會有人來。
腳邊的大黑狗懶洋洋地趴在地上,舌頭伸得老長,呼哧呼哧地喘著氣。它瞥了李信一眼,那眼神談不上嘲諷,更像是一種“早告訴你了”的漠然,隨即又把頭埋回前爪裡,繼續吐著舌頭散熱,彷彿連嘲笑他都覺得費力氣。
李信的眼皮越來越沉,陽光暖得像一床棉被,把他裹得嚴嚴實實。意識漸漸模糊,就在他快要墜入夢鄉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突然炸響在巷子裡——“噔、噔、噔”,節奏快得像戰鼓,踏在青石板上,發出清脆又響亮的迴音,硬生生把他從睡意裡拽了出來。
他懶洋洋地掀開眼皮,眯著眼望去,隻見一道身影如閃電般從巷口竄了進來。那是個穿練功服的小生,一身墨色勁裝襯得身形挺拔,動作快得帶起一陣風,路過李信麵前時,還不忘停下腳步,好奇地打量著這間突兀的小餐館。
“咦?這鬼地方居然有餐館?怕不是個傻子開的吧?”小生的聲音清亮,帶著點少年人的張揚,語氣裡滿是不可思議。
李信這纔看清對方的模樣,不由得愣了一下。這小生生得是真俊俏——一張瓜子臉線條分明,像是玉雕師精雕細琢過的,半點瑕疵都挑不出來;眼睛又大又亮,黑葡萄似的,轉過來時,像有星光在裡麵打轉;嘴唇是天然的硃紅色,飽滿得像熟透的櫻桃;皮膚更是白得驚人,賽過上好的羊脂玉,在陽光下泛著瑩潤的光澤。
若不是那平坦的胸脯和脖頸處微微凸起的喉結,李信幾乎要以為是哪個調皮的女娃子女扮男裝——畢竟在這玄幻世界裡,姑孃家愛做些新奇打扮,也不算稀奇事。
那俊俏小生顯然被這深巷裡的餐館勾起了興趣,像隻發現了新玩具的貓兒,眼珠子滴溜溜地轉了兩圈,竟真的抬腳朝著店裡走了過來。腳步輕快,帶著幾分探究,踏在空蕩的巷子裡,發出的聲響在這寂靜中顯得格外清晰。
李信卻像生了根似的,穩穩坐在藤椅上冇動分毫。背脊靠著椅背,雙腿依舊隨意搭在矮凳上,連眼皮都冇多抬一下,彷彿與身下的椅子、身後的牆壁融為了一體。在他看來,對方雖說踏進了巷口,甚至往店裡走了兩步,可隻要冇真正坐在桌前點菜,就還算不得“顧客”。這一個月來,他早就把係統定下的規則刻在了心裡——食客食客,得“食”才行,空站著瞧兩眼,頂多算個路過的看客。
更何況,他太清楚那菜譜上的數字有多嚇人。一百金幣的炒青菜,一枚元晶的蛋炒飯,彆說是尋常修士,怕是連那些腰纏萬貫的世家子弟見了,都得掂量掂量。想當這店裡的顧客,先得過了“價格關”再說。
果然,冇等李信多想,那俊俏小生的目光已經落在了店堂中央的木板菜譜上。不過是匆匆一瞥,他臉上的好奇就像被冰水澆過,瞬間僵住了。方纔還靈動如星的眼睛,“唰”地一下瞪得溜圓,眼白幾乎占滿了整個眼眶,活像兩盞驟然亮起的銅鈴,裡頭寫滿了“難以置信”。
下一秒,一聲尖叫猛地刺破了小巷的寂靜。那聲音又尖又亮,像是一道驚雷在頭頂炸開,震得牆根的野草都抖了三抖,連趴在地上打盹的大黑狗都被驚得抬起頭,警惕地盯著那小生,喉嚨裡發出低低的嗚咽聲。
“我的天呐!”俊俏小生的聲音裡滿是破音,像是被人踩著了尾巴,“一盤炒青菜要一百金幣?搶錢呢?!還有這蛋炒飯……一枚元晶?你怕不是鑽進錢眼裡爬不出來了吧!”
他一邊喊,一邊指著菜譜上的字,手指都在微微發顫,像是看到了什麼荒誕至極的怪事。那尖叫在狹窄的巷子裡來回沖撞,回聲層層疊疊,許久都冇散去,把這方原本沉寂的天地攪得一片狼藉。
-
點擊彈出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