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了三個月的應屆生突然問我:\"清月姐,公司是不是欠你工資啊?\"
\"為什麼這麼問?\"
\"我剛纔看到工資條,我20k,你才18k。這肯定是搞錯了吧?\"
她一臉天真,完全不知道自己剛剛“殺了人”。
那天起,我開始聯絡部門所有老員工。
一個月後,當23個人同時遞交辭職信時——
老闆終於知道,誰纔是真正撐起這家公司的人。
01
“靜姐,你工資應該有兩萬五吧?我兩萬在申城都不太夠花呢。”
我握著奶茶吸管的手,猛地頓住。
冰涼的珍珠撞在杯壁上,發出輕微的聲響。
對麵,新來的應屆生孫萌萌正眨巴著大眼睛,一臉天真地看著我。
兩萬?
我的月薪是一萬八。在這家頭部互聯網大廠,勤勤懇懇乾了三年,一萬八。
“你……剛纔說多少?”我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正常。
“兩萬啊。”孫萌萌咬著吸管,理所當然地點點頭。
“hr姐姐說,我們這種海外碩士回來,起步就是這個市場價。”
她歎了口氣,語氣裡帶著一絲凡爾賽。
“唉,不過申城消費太高了,我光每個月房租就要去掉八千呢。”
我默默放下手裡的奶茶,突然覺得有點反胃。
三年前,我國內頂尖大學本科畢業,過五關斬六將進了這家公司。
起薪一萬二。
每天最早到公司,最晚一個離開。項目救火有我,帶新人有我。
直屬領導張總監誇我踏實肯乾,是部門的頂梁柱。
同事們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改了改標題就發給我了。
而我,國內985高校畢業,三年一線產品經驗,手裡攥著部門近一半的核心用戶數據和渠道資源。
一萬八。
“對了靜姐,”孫萌萌突然湊近了一些,壓低聲音。
“聽說公司下個月就要普調薪資了,你經驗這麼豐富,這次應該能漲到三萬吧?”
我差點被嘴裡冇嚥下去的珍珠嗆到。
去年調薪,給我漲了一千。前年,漲了兩千。
理由永遠是:“小林啊,你還年輕,要著眼未來,公司不會虧待努力的人。”
孫萌萌見我不說話,自顧自地繼續。
“其實我覺得三萬也不算多。我有個同學,也是今年應屆,去了另一家大廠,起薪就有兩萬八了呢。”
我深吸一口氣,站起身。
“萌萌,我們回公司吧,下午的會議資料我還冇準備好。”
“啊?可是我點的蛋糕還冇上來呢。”她一臉不情願。
“打包帶走吧。”我拿出手機,掃碼付款。
冇告訴她,這頓下午茶,幾乎是我兩天的夥食費。
02
回到公司,我徑直走向了hr總監陳姐的辦公室。
陳姐正在悠閒地品著她的手衝咖啡。
看到我進來,她放下杯子,臉上露出職業性的微笑。
“靜月啊,找我有什麼事嗎?”
我開門見山:“陳姐,我想確認一下我的薪資情況。”
“還有,關於新入職應屆生的薪資標準,我也想瞭解一下。”
陳姐臉上的笑容微微一滯,但很快恢複如常。
她從抽屜裡拿出一份檔案,遞給我。
“靜月,你的薪資是符合公司標準的,也符合你目前的職級。”
“至於新員工,”她頓了頓,語氣變得語重心長。
“現在市場行情就是這樣,優秀畢業生的起薪確實比較高。這是人才競爭的必然結果。”
“我們作為老員工,眼光要放長遠一些,不能隻盯著眼前的數字。”
“公司給大家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平台和綜合福利,這些隱性價值,也是很重要的。”
我翻開那份檔案,上麵清楚地寫著:孫萌萌,產品專員,月薪20000元。
同部門另一個剛入職的應屆生,李浩,月薪19500元。
而我的名字後麵,那個刺眼的18000,像一根針,紮得我眼睛生疼。
甚至連隔壁組那個剛轉正的實習生,據說都有18500。
我合上檔案,抬頭看著陳姐。
“陳姐,我明白了。”
我的聲音很平靜,聽不出什麼情緒。
陳姐似乎鬆了口氣,臉上又露出了那種熟悉的、帶著一絲優越感的微笑。
“靜月啊,我就知道你是個懂事的孩子。”
“年輕人,不要太計較一時的得失。公司看重的是你的潛力和奉獻精神。”
“好好乾,未來可期。”
我點點頭,轉身離開了她的辦公室。
奉獻精神?未來可期?
這些畫了三年的大餅,我不想再吃了。
回到工位,我打開電腦。
冇有去處理那些堆積如山的工作。
而是打開了一個加密的文檔,檔名是:“職場pua實錄及薪資倒掛證據庫”。
從今天開始,我要為自己,也為那些默默奉獻的“老員工”,討一個公道。
我開始在文檔裡詳細記錄今天發生的一切。
孫萌萌的話,陳姐的說辭,以及那份刺眼的薪資檔案。
然後,我打開了公司的內部通訊錄。
找到了幾個和我一樣,在這家公司勤勤懇懇乾了多年,卻拿著不成正比薪水的老同事。
我給他們分彆發了一條匿名訊息。
【你是否也覺得,自己的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訊息發出後,我關掉對話框,開始整理自己的簡曆。
同時也開始不動聲色地,將我所知道的、所有關於產品運營的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孫萌萌。
既然她是“海歸碩士”,是“市場價兩萬”的人才。
那我就讓她儘快“成長”起來,獨當一麵。
看看她那兩萬的月薪,到底值不值。
03
陳姐那番“奉獻精神”的談話,並冇有讓我打消疑慮。
反而像一根刺,紮得更深了。
我開始留意孫萌萌。
這個頂著“海歸碩士”光環,拿著比我高薪水的應屆生。
她的工作狀態,與她的薪資和自信,似乎並不匹配。
這天上午,部門召開周例會,討論下個季度的新品推廣方案。
我作為項目負責人,正在闡述我的初步構想。
這是我熬了三個通宵,結合了大量用戶數據和市場調研才做出來的方案。
剛講到核心策略部分。
孫萌萌突然舉手,打斷了我。
“靜姐,恕我直言,您這個方案……是不是有點太保守了?”
會議室裡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她,然後又轉向我。
我停下講解,看著她。
孫萌萌扶了扶她那副細框眼鏡,表情認真。
“我在英國讀書的時候,參與過一個類似的推廣項目。我們當時采用的是最新的‘用戶裂變增長’模型,效果非常好。”
她頓了頓,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優越感。
“您這種傳統的aarrr漏鬥模型,感覺已經不太適應現在的市場環境了。”
我還冇開口。
直屬領導張總監的眼睛已經亮了起來。
他轉向孫萌萌,語氣帶著明顯的興趣。
“哦?小孫有什麼具體的想法,不妨說來聽聽?年輕人嘛,就是要敢想敢說!”
他甚至直接示意我:“林靜月,你先停一下,讓小孫講講。”
我默默地合上了我的筆記本。
看著孫萌萌意氣風發地走到投影儀前,插上她的u盤。
她的ppt做得花裡胡哨,各種英文縮寫和高大上的理論名詞。
講的是一個國外某社交app的病毒式營銷案例。
聽起來很唬人。
但隻要稍微對行業有些瞭解的人都能看出來,那個案例的背景和我們的產品特性,以及國內的市場環境,完全是兩碼事。
更何況,她ppt裡引用的數據,不少都還是三四年前的。
“精彩!非常有見地!”
孫萌萌剛講完,張總監就率先鼓起了掌。
他滿麵紅光地看著孫萌萌,像發現了什麼稀世珍寶。
“這纔是國際化的視野!這纔是我們需要的創新思維!”
他轉向我,語氣帶著一絲不容置喙的意味。
“林靜月,這個推廣方案,就按照小孫的思路來調整。”
“你要多向年輕人學習,不要固步自封,明白嗎?”
我看著張總監那張興奮的臉,心裡一片冰涼。
他根本不在乎方案是否可行,他隻在乎孫萌萌的“海歸碩士”標簽和那些聽起來“高大上”的英文名詞。
這些,能成為他向上彙報時邀功的資本。
04
散會後,孫萌萌特意走到我工位旁。
她臉上帶著“善意”的微笑。
“靜姐,你彆往心裡去啊。我就是覺得,既然在國外學了新東西,就應該拿出來分享。”
“你的經驗也很寶貴,但有時候確實需要更新一下知識庫。”
她從包裡拿出一個u盤,遞給我。
“這是我整理的一些國外最新的用戶增長案例,還有我導師的幾篇論文,你可以參考一下。”
那副施捨的姿態,彷彿我纔是那個需要被提攜的職場菜鳥。
我微笑著接過了u盤。
“好啊,謝謝你,萌萌。我一定好好學習。”
回到座位,我把u盤插進電腦。
打開她分享的那些“寶貴資料”。
快速瀏覽了一遍。
果然不出所料。
大部分內容,都是從一些公開的行業報告和幾年前的部落格文章裡東拚西湊出來的。
甚至有幾篇所謂的“導師論文”,連作者署名都被她巧妙地抹掉了。
我把這些網頁鏈接、原始報告截圖,一一儲存下來。
檔名備註清晰:孫萌萌“原創”資料來源考證。
然後,我打開了她的那份“用戶裂變增長”方案。
開始“認真地”按照她的思路,進行“優化和細化”。
每一個邏輯不通的地方,我都“補充”得更加荒謬。
每一個數據引用的錯誤,我都“擴展”得更加離譜。
一個足以讓項目在上線第一天就口碑崩盤的“完美方案”,在我手中逐漸成型。
手機震動了一下。
是獵頭吳姐的訊息。
【靜月,上次跟你提的那幾家公司,有兩家看了你的簡曆非常感興趣。】
【其中一家是做在線教育的獨角獸企業,他們急需一個有經驗的產品負責人,薪資可以給到30k,還有期權。】
【另一家是老牌的電商平台,想挖你去做用戶增長方向的高級經理,薪資32k起。】
我看著螢幕上的數字,深吸一口氣。
回覆:【吳姐,麻煩您安排一下麵試時間。我想儘快和他們聊聊。】
吳姐很快回覆:【冇問題!效率很高嘛!看來是下定決心了?】
我回了兩個字:【當然。】
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
當籠子不僅無法提供庇護,反而成為束縛的時候。
飛翔,是唯一的選擇。
05
孫萌萌的“用戶裂變增長”方案,在張總監的大力支援下,成了部門的重點項目。
我被“委以重任”,負責協助孫萌萌“完善和執行”這個方案。
每天看著孫萌萌拿著我“優化”過的荒謬方案,在各個會議上指點江山。
而張總監則在一旁頻頻點頭,滿口稱讚“有想法,有魄力”。
我隻能在心裡冷笑。
等著看這場鬨劇如何收場。
日子一天天過去,很快就到了年底。
公司一年一度的年終獎評定和發放通知,也如期而至。
郵件群發給全體員工。
我點開附件裡的《年終獎發放細則》,目光直接掃向了激勵部分。
“新星璀璨獎:為鼓勵新入職員工快速成長,凡入職未滿一年且表現優異者,額外獎勵1-2個月工資。”
“年度潛力新人獎:針對在年度重要項目中有突出貢獻的新人,額外獎勵2-3個月工資,並優先獲得晉升提名。”
我仔仔細細看了三遍。
冇有一條是關於老員工的。
或者說,老員工的年終獎,就是那雷打不動的“標準n薪”,n的大小還取決於你上一年度那微乎其微的績效漲幅。
我旁邊的李哥,一個在公司乾了快六年的資深技術。
他看完郵件,“啪”的一聲合上了筆記本電腦,臉色鐵青。
“他媽的,欺人太甚!”他低聲罵了一句。
孫萌萌從她的工位探過頭來,一臉興奮。
“李哥,靜姐,你們看到年終獎通知了嗎?我好像能拿那個‘新星璀璨獎’誒!說不定還能爭取一下‘潛力新人獎’呢!”
她掰著指頭算著:“兩萬的底薪,如果能拿三個月獎金,那就是六萬!太棒了!”
李哥深吸一口氣,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是嗎?那恭喜你了。”
孫萌萌絲毫冇有察覺到氣氛的詭異,還在興高采烈地暢想著年終獎的用途。
我看著她那張天真爛漫的臉,忽然覺得有些悲哀。
不是為她,而是為我們這些被當成“背景板”的老員工。
晚上,部門聚餐,美其名曰“年會預熱”。
張總監端著酒杯,滿麵春風。
“今年我們部門的業績,雖然還有提升空間,但整體還是不錯的!”
“這離不開每一位同事的辛勤付出!特彆是,”他話鋒一轉,目光投向了孫萌萌等幾個新員工。
“我們這些年輕的血液,為部門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創新的思維!”
“公司的未來,就掌握在你們這些有衝勁、有想法的年輕人手中!”
他舉起酒杯,高聲道:“來,讓我們為年輕一代乾杯!”
孫萌萌等人立刻受寵若驚地站起來,紛紛向張總監敬酒。
我們這些“老傢夥”,隻能尷尬地舉著杯子,陪著笑臉。
張總監又轉向我們,語氣變得“語重心長”。
“當然,老員工們也要繼續發光發熱,做好傳幫帶工作。”
“要把你們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新人,為他們鋪路搭橋,甘當人梯嘛!”
李哥在桌子底下,用腳輕輕碰了碰我。
我端起麵前的橙汁,抿了一口。
甘當人梯?說得真好聽。踩著我們往上爬,還嫌我們不夠墊腳。
06
聚餐結束後,幾個老員工不約而同地留了下來。
大家找了個角落,李哥點了支菸。
“這日子真是冇法過了。”他狠狠吸了一口,“我帶的那個實習生,上個月剛轉正,工資直接開到兩萬五。我呢?辛辛苦苦乾了六年,到現在才兩萬三。”
“我也是。”另一個組的王姐也忍不住吐槽,“我手裡的客戶資源,占了我們組業績的一半。結果呢?帶的新人,底薪都快趕上我了。年終獎還比我多。”
“何止是薪資倒掛,”一個技術骨乾小馬說,“你們注意到今天hr群發的那封郵件了嗎?”
我們紛紛搖頭。
小馬拿出手機,點開一封郵件。
“看看這個,《關於規範員工考勤及休假管理的通知》。”
“裡麵明確規定,老員工因私請假,將直接影響當月績效考覈及年終評優。建議大家‘以工作為重,非必要不請假’。”
“至於新員工,”小馬冷笑一聲,“人家有‘入職適應期’和‘新人保護期’,請假基本不受影響,理由是‘需要時間調整狀態,融入團隊’。”
會議室裡一片死寂。
壓抑的憤怒在空氣中瀰漫。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我開口,打破了沉默。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我拿出手機,當著大家的麵,建了一個微信群。
群名很簡單:“老員工互助聯盟”。
我把在場的幾個人都拉了進去。
“大家把各自部門信得過的老同事,也都拉進來。”
“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摸清楚,公司到底有多少核心資源,掌握在我們這些‘老傢夥’手裡。”
“其次,互通有無,看看外麵有冇有更好的機會。”
我的提議,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響應。
半個小時內,“老員工互助聯盟”的群成員,就突破了五十人。
大家開始在群裡匿名分享各自掌握的客戶資訊、核心技術資料、關鍵渠道聯絡人。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初步統計下來,公司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核心業務命脈和客戶關係,竟然都牢牢掌握在我們這些被“薪資倒掛”、被要求“甘當人梯”的老員工手中。
我看著群裡不斷跳動的訊息,心裡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我開始有意識地整理自己這三年來積累的所有客戶資料、項目經驗、以及那些被高層忽略但極具價值的數據分析報告。
這些,將是我談判的籌碼,也是我離開的底氣。
07
孫萌萌負責的那個“用戶裂變增長”項目,在張總監的一路綠燈下,快速推進。
她每天都像打了雞血一樣,指揮著項目組的幾個新人忙前忙後。
偶爾還會跑到我工位旁,“謙虛”地請教一些“細節問題”。
實則是想從我這裡套取一些核心數據和用戶畫像,來填充她那空洞的方案。
我都一一“耐心解答”,並“無私分享”了一些“關鍵資訊”。
當然,這些資訊,都是經過我“精心篩選”的。
足以讓她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跑越遠。
項目上線前一天,孫萌萌組織了一場內部演示會。
她站在投影前,意氣風發,唾沫橫飛。
把那個漏洞百出的方案,吹噓得天花亂墜。
“……通過我們這套創新的裂變模型,預計上線一週內,用戶增長可達200!月活用戶將突破曆史新高!”
張總監坐在下麵,聽得連連點頭,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幾個新人也在一旁鼓掌叫好,彷彿已經看到了項目成功的曙光。
我坐在角落裡,靜靜地看著這場“獨角戲”。
項目如期上線。
第一天,風平浪靜。後台數據顯示,新增用戶寥寥無幾。
孫萌萌解釋說:“新模式需要一個適應期,用戶感知有延遲,明天數據肯定會爆!”
張總監表示理解:“嗯,給市場一點時間。”
第二天,後台數據依舊慘淡。
不僅冇有新增,連老用戶的活躍度都開始出現明顯下滑。
孫萌萌的臉色有些不太好看了。
她開始頻繁地找技術部門,詢問是不是服務器出了問題,或者數據統計有延遲。
技術部被她煩得不行,直接甩給她一份服務器運行正常的報告。
第三天,災難終於降臨。
上午九點剛過,客服部的電話就被打爆了。
大量用戶投訴,說app更新後,出現了頻繁閃退、功能錯亂、甚至無法登錄等嚴重問題。
更要命的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個戰略級大客戶——飛馳集團,他們的企業定製版app,也因為這次“裂變更新”,導致後台數據全部紊亂,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正常業務。
飛馳集團的ceo,直接一個電話打到了我們公司大老闆的手機上,語氣前所未有的憤怒。
聲稱如果今天之內不能解決問題,恢複數據,他們將立刻終止所有合作,並追究我方法律責任。
那可是一年幾千萬的合同!
訊息傳到我們部門,所有人都慌了神。
張總監的臉瞬間變得慘白,額頭上的冷汗涔涔直流。
他衝到孫萌萌的工位前,聲音都在發抖。
“孫萌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你不是說你的方案萬無一失嗎!”
孫萌萌也嚇傻了,六神無主,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我……我也不知道啊……理論上不應該這樣的……”
“理論?現在跟我談理論?”張總監氣得差點跳起來,“你知道飛馳集團對我們有多重要嗎?這個單子要是黃了,我們整個部門都得跟著完蛋!”
整個辦公室亂成一鍋粥。
技術部的人被緊急叫過來排查問題。
孫萌萌被幾個高管圍著,一遍遍地解釋她的“裂變模型”。
但越解釋越亂,漏洞百出。
她之前從網上抄來的那些“先進理論”,在真正的危機麵前,不堪一擊。
就在這時,孫萌萌突然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衝到我麵前。
她一把拉住我的胳膊,哭得梨花帶雨。
“靜姐!靜姐救救我!我知道你一定有辦法的!”
“這個項目是你帶我做的,你不能見死不救啊!”
她居然還有臉說是我帶她做的。
我冷冷地看著她,冇有說話。
08
張總監也走了過來,語氣裡帶著一絲懇求,又帶著一絲不容拒絕的命令。
“林靜月,現在不是計較個人恩怨的時候!”
“你是老員工,經驗豐富,這個項目的爛攤子,你必須想辦法收拾了!”
“飛馳集團那邊,李總點名要你過去解釋!你要是搞不定,後果自負!”
他這是**裸的施壓和威脅。
我看著他們一張張焦急又虛偽的臉。
心裡那股壓抑了許久的怒火,終於找到了一個出口。
我慢慢地站起身,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
“好,我可以去。”
孫萌萌和張總監的眼睛同時一亮。
我頓了頓,繼續說道:“但我有三個條件。”
“第一,從現在開始,這個項目由我全權負責,任何人不得乾涉。”
“第二,飛馳集團那邊,必須由我來主導溝通,孫萌萌作為方案的‘原創者’,需要全程陪同,並向客戶‘詳細解釋’她的設計思路。”
“第三,”我看著張總監,一字一句地說,“如果這次危機能夠順利解決,我要的不是口頭表揚,而是實實在在的職位和薪資調整。我要的,是符合我價值的待遇。”
會議室裡,一片寂靜。
孫萌萌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卻被我冰冷的眼神逼了回去。
張總監的臉色變了又變,最終,他咬了咬牙。
“好!我答應你!”
我從抽屜裡拿出一個u盤,插進電腦。
裡麵,是我早就準備好的b方案。
一個基於現有用戶數據和產品邏輯,穩健且有效的應急預案和優化方案。
這個方案,在我“協助”孫萌萌做她那個“裂變增長”方案的時候,就已經同步完成了。
我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
現在,輪到我上場了。
09
我帶著b方案,和哭喪著臉的孫萌萌一起去了飛馳集團。
會議室裡,氣氛凝重得像要結冰。
飛馳集團的李總和幾位高管,臉色鐵青。
孫萌萌站在一旁,哆哆嗦嗦,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我打開電腦,開始講解我的應急預案和後續優化方案。
從數據修複的步驟,到用戶安撫的策略,再到產品功能的回滾和調整。
每一個環節,我都解釋得清晰透徹,有理有據。
這是基於對他們業務三年深入瞭解後,才能做出的最快、最有效的補救措施。
李總的臉色,漸漸緩和下來。
他提出的幾個尖銳問題,我也都一一給出了專業的解答。
會議結束時,李總站起身,主動向我伸出手。
“林經理,還是你靠譜啊!早知道這樣,當初就該讓你全權負責!”
他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旁邊快要哭出來的孫萌萌。
“希望後續的執行,也能像你今天講的這樣順利。”
我微笑著點頭:“李總放心,我會親自跟進。”
危機暫時解除。
回到公司,張總監立刻把我叫到辦公室,臉上堆滿了虛偽的笑容。
“靜月啊,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了!公司一定會好好獎勵你的!”
我冇接他的話,直接開口。
“張總監,我之前提出的三個條件,您還記得吧?”
張總監的笑容僵了一下。
“記得,記得。關於職位和薪資調整,我已經和hr陳姐溝通過了,她們會儘快給你答覆。”
他含糊其辭,想把事情拖過去。
我等了三天。
hr陳姐終於把我叫到了她的辦公室。
同在的還有張總監。
陳姐先是肯定了我在這次危機處理中的“突出貢獻”。
然後話鋒一轉。
“靜月啊,關於你的薪資調整,公司高層經過慎重考慮,決定給你加薪兩千元。”
兩千。
我差點氣笑了。
我挽回的是一個幾千萬的合同,避免了公司一次重大的信譽危機。
結果,就值兩千塊錢?
“至於職位,”陳姐繼續說道,“暫時還是維持現狀。不過,公司會把你列為重點培養對象,優先考慮晉升機會。”
又是畫餅。
張總監也在一旁幫腔:“靜月,這已經是公司破例了。你要知道,公司的薪酬體係是經過嚴格設計的,不能因為一個項目就輕易破壞。”
“再說了,這次項目能成功解決,也有孫萌萌的‘前期探索’嘛,雖然方向錯了,但精神可嘉。”
他居然還在為孫萌萌開脫!
我看著他們倆一唱一和的醜惡嘴臉。
徹底明白了。
在這個公司,老員工的價值,永遠是被低估的。
所謂的“奉獻精神”,不過是壓榨我們的藉口。
而那些會投機取巧、簡曆光鮮的新人,纔是他們眼中的“寶”。
就在這時,孫萌萌敲門進來了。
10
她臉上帶著得意的笑容,手裡還拿著一份檔案。
“張總監,陳姐,我的‘新人進步獎’提名錶填好了,麻煩您二位簽個字。”
新人進步獎?
因為她把項目搞砸了,然後由我來收拾爛攤子,所以她要得獎?
這是什麼荒謬的邏輯!
孫萌萌甚至還挑釁地看了我一眼,語氣“天真”。
“靜月姐,謝謝你幫我解決了項目的問題。不過,這個項目的成功,也離不開我最初的‘創新思路’呢!”
她把“創新思路”四個字咬得特彆重。
我再也忍不住了。
從包裡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辭職信,直接拍在陳姐的辦公桌上。
“這份‘福氣’,我無福消受。”
“兩位領導慢慢‘培養’你們的‘潛力新人’吧。”
“我不乾了。”
陳姐和張總監都愣住了。
他們大概冇想到,一向“懂事隱忍”的我,會突然爆發。
我轉身就走。
剛走到門口,手機震動了一下。
是“老員工互助聯盟”的群訊息。
李哥:“兄弟姐妹們,我剛把辭職信甩在張禿子臉上了!媽的,不伺候了!”
王姐:“我也提了!hr臉都綠了!”
小馬:“ 1!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
一條接一條的辭職訊息,在群裡刷屏。
我數了數,加上我,已經有六個人了。
都是各個部門的核心骨乾。
這些人手裡掌握的客戶資源和核心技術,加起來至少占了部門業務的百分之八十。
張總監追了出來,臉色鐵青。
“林靜月!你們這是商量好的?想集體造反嗎!”
我回頭,看著他氣急敗壞的樣子,心裡一陣快意。
“張總監,市場行情變了。我們隻是想追求更符合自身價值的發展而已。”
“您不是一直強調,要順應市場規律嗎?”
hr陳姐也趕了過來,試圖挽留。
“靜月,有話好好說,薪資待遇都好商量……”
我淡淡地打斷她:“不必了,陳姐。”
“我已經找到了更好的平台。他們給出的條件,是貴公司永遠也給不起的。”
我揚了揚手機,上麵是獵頭吳姐剛剛發來的確認訊息。
新公司offer,月薪三萬五,另加項目期權。
比我現在的薪資,翻了將近一倍。
這,纔是我應得的價值。
11
我入職新公司的速度很快。
那家在線教育獨角獸企業,ceo親自麵試的我。
他非常看好我在用戶增長和產品運營方麵的經驗。
給出的薪資待遇,也完全體現了對我的重視——月薪三萬五,外加可觀的項目期權。
和我一同跳槽的李哥、王姐他們,也都在各自擅長的領域找到了新的、更適合自己的位置。
大家在新的環境裡,如魚得水。
而我們的老東家,日子就冇那麼好過了。
核心老員工集體出走,帶走了大部分關鍵客戶和項目經驗。
剩下的新人,包括那個被寄予厚望的孫萌萌,根本撐不起場麵。
孫萌萌冇了我的“指導”和“背鍋”,很快就在工作中頻頻出錯。
她負責的幾個小項目,不是延期就是數據不達標,被客戶投訴了好幾次。
張總監焦頭爛額,每天都在辦公室裡咆哮。
聽說公司高層震怒,點名批評張總監管理不力,導致人才流失,業績大幅下滑。
短短三個月,原公司上個季度財報出來,利潤暴跌了百分之五十。
股價也跟著一落千丈。
這天下午,我正在新公司和團隊開會,討論一個即將上線的新產品。
手機震動了一下,是獵頭吳姐的微信。
【靜月,有個事兒跟你說一下,你可能感興趣。】
我回了個問號。
吳姐很快發來一條語音。
我點開,裡麵是她帶著一絲戲謔的聲音。
“你猜誰找我了?你們前司的張總監,還有那個hr陳姐。”
“他們想通過我,把你挖回去。”
“開口就是年薪五十萬,職位是產品總監,還說以前都是誤會,希望你能不計前嫌,回去力挽狂瀾。”
我聽完,忍不住笑了。
五十萬?產品總監?
早乾什麼去了?
我回覆吳姐:【麻煩您轉告他們,我現在是星辰教育的合夥人之一,年薪百萬隻是起步。對於他們開出的條件,我實在冇什麼興趣。】
吳姐回了一串“哈哈哈哈”的表情。
【霸氣!我一定原話轉達!】
冇過多久,孫萌萌也給我發來了微信好友申請。
我點了通過。
她發來一長串的語音,哭哭啼啼。
“靜姐,我錯了,我真的錯了!求求你,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幫幫我吧!”
“公司現在一團糟,張總監天天罵我,說都是我的錯。”
“我現在連實習期都過不了,可能要被辭退了……”
“靜姐,我知道你現在厲害了,能不能……能不能在新公司給我安排個位置?我什麼都能做,端茶倒水也行!”
我聽著她虛偽的哭訴,隻覺得諷刺。
我回覆她:“抱歉,我們公司招聘有嚴格的流程和標準。”
然後,直接拉黑。
有些錯,犯了,就再也冇有彌補的機會。
12
年底,行業內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頒獎典禮。
我代表星辰教育,上台領取了“年度最佳創新產品獎”。
站在領獎台上,聚光燈照在身上,有些晃眼。
我看到了台下,角落裡坐著的張總監和陳姐。
他們是作為“陪跑”嘉賓被邀請來的。
臉色灰敗,眼神複雜地看著我。
曾經他們眼中的“老員工”、“墊腳石”,如今站在了他們隻能仰望的高度。
典禮結束後的酒會上。
張總監端著酒杯,猶豫了半天,還是硬著頭皮走了過來。
他臉上擠出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林……林總,恭喜恭喜啊。”
他已經不敢再叫我“靜月”了。
我淡淡地點了點頭,冇說話。
陳姐也跟了過來,語氣謙卑。
她這是想讓我給她介紹工作?
我看著她,忽然笑了。
“陳姐,您這樣資深的hr總監,經驗豐富,眼光獨到。”
“怎麼會看得上我們這種剛發展起來的小公司呢?”
“我們這裡啊,可冇什麼‘奉獻精神’可講,隻看能力和價值。”
陳姐的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
張總監在一旁,更是尷尬得無地自容。
我冇再理會他們。
轉身,走向了正在和幾位行業大佬談笑風生的ceo。
手機震動,是媽媽發來的微信。
【女兒,看到你在電視上領獎了,真為你驕傲!】
我回了一個笑臉。
【媽,等忙完這陣子,我帶您和爸去歐洲旅行。】
看著窗外申城璀璨的夜景,我深吸一口氣。
這個城市,曾經讓我遍體鱗傷,也曾讓我想要逃離。
但現在,我用自己的方式,贏回了屬於我的一切。
那些看不起老員工的人,那些鼓吹“奉獻”的領導,那些隻看重“背景”的公司。
最終都會明白一個道理——
真正的價值,從不因時間的流逝而貶值。
而輕視價值的人,最終,也隻會被價值所拋棄。
-
點擊彈出菜單